设置

关灯

第三十四章:破其卫城(四)

    “该来的终于来了!这个印度6军皇牌第4军的军长马亨德拉中将倒不算是个孬种。”在位于马来西亚最北部州属--玻璃市中国6军第13集团军前线指挥部内大战前的硝烟味弥漫在每一立方的空气中。玻璃市是马来西亚最小的一个州属其面积只有795平方公里。它介于北部的泰国及南部的吉打之间扼守着由泰国进入马来西亚的交通要道。

    面对着巨大的电子沙盘上高向北挺进的4个粗大蓝色的尖头中国6军第13集团军军长李光汉少将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逐点攻坚的“装甲剥茧”战术那缓慢的节奏早已让这位来自成都军区的6军悍将有些等的不耐烦了。与印度6军在吉打河地区打一场大规模的地面决战早已在中国6军第13集团军的计划之中了。

    虽然中国人民国防军印度洋战区司令部建议6军第13集团军暂时后撤脱离于与来势汹汹的印度6军装甲集群正面接触避其锋芒借助中国空军的空中优势消耗敌人。但李光汉少将却显然不愿意接受这种保守的打法:“寇可往我亦可往狭路相逢勇者胜。”

    作为拥有着光荣传统和悠久历史的中国6军甲类集团军如果就这样被敌人的攻势吓倒那么第13集团军的先烈们估计会气的从烈士陵园里跳出来吧。空中力量的非对称打击固然需要但作为地面部队中国6军已经习惯了面对和承受压力。

    “军属坦克旅、炮兵旅、6军航空兵团将全部交由你部指挥。必要的时候军部直属各部队将全力支援你师的行动。希望第37师挥我军敢打硬仗的风格一股作气把印度人赶下海。”李光汉少将电令中国6军第37摩托化步兵师师长廖熙洪大校。命令刚刚在丹让攻击受挫正面接敌的中国6军第37摩托化步兵师全面展开与印度6军各突击集群展开攻势对进。这将是一场自战争开始以来中印双方第一次正面决战一场毫无取巧之处的装甲肉搏战。

    从察觉到印度6军的装甲部队在亚罗士打异常调动开始中国人民国防军印度洋战区空军部队就加大了空中打击的力度进入泰国南部地区部署的中国空军各中队频繁出击轮番空袭吉打河地区。除了中国空军的对地攻击主力机型--歼轰--7型战斗轰炸机之外强--5型对地强击机也次出现在了战场之上。

    强-5单座双音强击机于1958年开始由南昌飞机制造公司研制。其主要任务是近距空中支援和对地攻击也可进行对空自卫作战。在其诞生之初的6o年代强--5型对地强击机的性能既便和苏联、美国当时最先进的音攻击机相比也毫不逊色。

    投产后生产了上千架除装备中国的空/海军外还曾出口到朝鲜、巴基斯坦一度是中**工炙手可热的产品。但在国外军用航空技术飞展的情况下强--5型对地强击机性能很快落伍了。在几次与英国、意大利等国合作改进的计划先后受挫之后强--5型对地强击机一度成为了中国空军和海航的“鸡肋”。

    但在歼轰--7型战斗轰炸机造价偏高生产度一时难以满足换装度的前提下中国空军对强--5型对地强击机予以不断的改进使之能继续挥“余热”。此次投入战斗的强--5型对地强击机属于洪都飞机制造公司的最近改进型--强--5e/f型对地强击机。

    除了改装新型电子设备之外强--5e型对地强击机外挂点由其初级改进型的1o个减少到7个。其靠近翼尖的2个挂架上可以挂2枚国产ls-5ooj激光制导炸弹。强-5f型对地强击机则是携带激光目标指示吊舱的指挥型战机长约2米的激光目标指示吊舱半埋入于机腹之中。用于可为携带激光制导武器的空中平台提供攻击目标时所需的指示和目标照射。

    1个该吊舱可以同时指挥4个空中攻击平台。在实战中强--5e/f型对地强击机采取类似于苏-27/苏-3o战斗机的搭配模式由4架强-5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