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74章 小然

    夜幕降临,黑茫茫。

    宁静的小村庄内到处都是炊烟袅袅,一片和谐安宁的景象。可在靖皓的老家门前,却摆上了好多桌酒宴,推杯换盏,喧嚣之余热闹非凡。

    这些酒菜都是靖皓命人从燕河县城里送上来的,再经过徐太公召集的那些村妇的在大锅中温热过后,便是一桌又一桌热气腾腾的酒席。

    徐太公望着村民红光满面的模样,老颜大是开怀,靖皓这娃不错,并没有因为自己有钱了就典宗忘祖,中午为民除害,现在又摆宴大请村民。你看看,这些山珍海味先不说,桌上还是这辈子不敢想象能喝到的茅台酒,还有那一条接一条拿出来的中华……

    徐太公转头对身旁的靖皓说道:“靖皓呀,太让你破费了。”

    “没什么,这些都是我家媳妇的私房钱,花的也不多。”靖皓确实没有诳人,因为这些酒宴钱都是李雪琪拿出来交给那名白银头目去办的。

    左侧的李雪琪翻了下白眼,她望着乡村农民的淳朴,感受着另外一种不一样的生活。突然间,她觉自己爱上了这个地方,或许到老后,与靖皓和姐妹们能在这里安享晚年也不错。李美人现在呀,心情颇为舒畅,并没有因为男人的这句话而去蹂躏他的嫩肉。

    徐太公忽然像想起什么,摇头感叹道:“太公虽老,可也知道这么多桌酒宴摆下来也得过十万。要是能用在……算了,不说了。”

    靖皓微笑道:“太公,村里要是有难处,你尽管提,只要我力所能及的,我会帮忙的。”

    徐太公踌躇了下,还是老脸一抛,盯着靖皓道:“孩子呀,咱们岩峰村的祖宗祠堂你应该去过吧?”

    “当然去过,就在山边,前面小溪流水,风景很美。”

    “可惜经过多年来的风吹雨淋的,早已破败不堪,现在需要的是尽快修缮,否则再来次台风估计就得倒塌了。只是……我们村的人生活确实颇为窘迫,凑不出那么多的钱,”

    李雪琪黛眉微蹙,一脸真诚地插话道:“徐太公,你老就明说吧,重新修葺需要多少钱?”

    徐太公望了两人一眼,这才答道:“五万左右就够了。”

    李雪琪倩笑道:“那我们家就出二十万好了,你老把关,在修缮之中再将那祠堂装潢新建一下,焕然一新不是更好。”

    徐太公猛然一惊,旋即大喜道:“好,好,好。你们太有心了,到时整修完毕,太公在祠堂内给你们家立个功德碑。”

    靖皓好笑地摆摆手道:“徐太公,我看功德碑就不用了吧。”

    徐太公坚决笃定道:“要的,否则我宁愿不要你这笔钱。”

    推唐了一会,徐太公就是不赞同,反正很有原则性,你捐了钱,我就得给你家立功德碑。靖皓想不到这老头子还这么犟,最后唯有同意。

    靖皓摸着鼻梁又问道:“太公,村里还有别的难处没有?”

    徐太公拐杖着水泥地,想了好一会才道:“我们岩峰村靠山吃山,就是山多树多,地瓜等粗粮多,山上没有一点自己的经济特色和优势。现在的村民都是下山谋生,一年到头来来回回,也赚不了多少个钱。要是能想办法让村里闲置的妇女也能做点事贴补下家用,估计日子会更好。”

    “适合妇女?”靖皓沉吟了一下,自言自语道:“新源集团的纸箱装配倒是合适,可惜来来回回的运费太过昂贵了。”

    “青山绿草。”李雪琪眸光一转道:“不如搞个养殖场吧。”

    靖皓嘴角一翘,向女人投去一个赞赏的眼神。

    养殖场确实是最适合在山上展的,凭着青英会在江南整个地区的势力,许多的餐馆酒楼、农贸市场等都是由青英会罩着,哪里还愁销不出这些家禽牲畜呢?

    何况,这种生意投资也不大,估计也就在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