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五章 胜光

    任天庭见我对他的大道兴趣索然,忍不住摇头叹息道:“人有三昧,不能见本来面目。为修道本源烦恼,又不知大道为公的道,实已心生魔障。你不能心驻一处,冲不破生死玄关,终究长生难得,仙道难证。”

    “道家讲清净无为,佛家讲与世无争,看破世情荣枯喜丧,即可明心见性,为什么我却越来越斟不破世情?”我心中疑惑,以前和张铁嘴一心修仙访道,目标明确,心底澄明清澈,终于修到元神离体境界,本以为继续修道即可成就正果,谁知求白得黑,总是事与愿违,难道当真是天意难违,“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任天庭忍不住笑道:“求仁得仁,求智得智,重要的不是“仁”“智”二字,而在“求”字。仁智未得,不过是受修为所限,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也,你又何必太过在意?”

    “道家讲清静无为,只是“求”的手段,并非“求”的目的。不过这目的究竟是什么,嘿嘿,那可就因人而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不对吧?我疑惑道:“修道之人,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不死长生。所谓“得道成仙”,不能成仙,缘何修道?我只不过对世事无常感到迷惑,并非对仙道失去信心,仙道可致,是道家之根本。难道修道之人,竟不以长生为目的么?”

    任天庭笑了一声,声音里充满讥诮之意。“青山犹改色,绿水常断流,沧海桑田,斗转星移,顺天法自然,可得不死,要的是“变化”二字;山分南北,路列东西,先顺后逆。颠倒阴阳,可得长生,取的是“不变”之意。顺天变化之时,出有入无之际,难得的是保持先天本性,所谓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逆炼成仙之时,出无入有之际,难得的是道生德成,见义弃身,嘿嘿,唯其难得才能修仙,难道道家的本意真的是卑下守弱、重身惜生吗?”

    “天祥以状元身领丞相职,以身报国。玄宝先生不惜寂灭元神,弃仙道而拯国难,这二人殊途同归。出世入世又有什么分别?许多修道之人不明其中道,绝圣弃智,以为弃世清修即可修成元神不死,其实不过是不死而已,虽仙实鬼,并非真正的仙道。”

    任天庭拉开一副诲人不倦的架势,直说得口沫横飞,嘴角生白,全然不顾我在旁边已然是满头大汗。我一直以修成元神离体而自得。以为假以时日,自然仙道可成,不到事实远非如此简单。这任天庭有此等见识,自身修为应该早臻元神离体之境,怎是一个年老力衰地糟老头子模样?思间,天空霹雳一声,大雨倾盆而下,个林地顿时成了水的世界。任天庭叫声“糟糕”,再也顾不上说教。拉着我就向坟地外面飞奔,两人奔进一家较大的酒家,回头望时,天地已经分不清楚了,雨下得又急又密,大有将个地面世界淹没的劲头。

    两个人衣衫尽湿,不住地往下滴水,酒店伙计见状在门口拦住,死活不让我们进去。说是怕我们弄脏了店里的地面。原来酒店里正置办婚宴,已经有不少乞丐赶来讨喜。他把我们也当成了叫花子。好在店门口的滴水檐下也能避雨,我和任天庭便站在檐下,不住咒骂着这鬼天气。

    “春夏更替,天地气相交,这场暴雨过后,不知又有多少血衰之人丧亡了。”任天庭感叹道。

    所以才修道乞求延年益寿不老长生呀。我也心生感慨,冲着任天庭说:“老任,你道术高深,来已修成元神通玄境界,怎么却呈元神受损之象,元气暗弱,和平常人一样年老体衰?难道真地是如你所说,人各有志,不愿长生吗?这个我是大大的不解。”

    任天庭笑道“不死长生。多少人向往。又有多少人做到?上古之人。寿命短暂。不过二三十岁而已。人生百岁即称长生。后世科昌明。人寿或可千岁。百岁之人又可谓短寿。以前庄子称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