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十四章炼尸丹

    ※道十不肯诱漏师父的姓名,只说师父一向隐居在东,阮刚哂霞山中,极少收徒,我本来以为他师父一定躲在山上的某个道观里隐修,想不到他带着我在山中转了几转,并不向上爬山,反而越走越低,直到看见两边都是陡硝的山崖,才醒悟到我们已经到了一处山谷的谷底。

    这山谷极其偏僻,荒崖峭壁,绝无人迹。抬眼望去,山谷里到处都是黑色的玄武岩,巨大的岩石唤响参差,不时有大的岩石挡住我们的去路,我和卫道士攀爬着翻越了几块,由于天雨石滑,两人一会儿就累得气喘吁吁。只好找了个干净的石块坐着歇息。

    这样走走停停了一阵,山路越走越窄,眼前出现了一片巨大的芭蕉林,蒲扇般宽大的叶子遮住了头顶的天空,不露一点缝隙,雨水淋不进这里,脚下的土地显得十分干燥二南方气温较高,即便是阴雨天气,雨水淋在身上也没有多少凉意,但我一进入这片芭蕉林,却感觉到冰冷刺骨,似乎有一股阴森森的感觉从四周向自己袭来,卫道士一路上有说有笑,到了芭蕉林里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他走近一处蕉叶最密的地方,突然拍了几下手掌。

    里面有人漫应了一声,只听见吱扭扭地一阵响,蕉叶被拂开了,露出一座小小的竹门楼,一斤,面皮白净的小道士探出头来笑道:“卫师兄多日不来。不知道又带来什么宝贝?师父常常夸你肯为师门排忧解难,还要我们都要向你学习呢。”

    小道士转头看见我,忽然又笑了一声,说:“这人骨骼清奇,果然是个宝贝呵。师父心中欢喜,说不定大大有赏呢,到时师兄可别忘了我。

    卫道士“嘿嘿”笑了一声,他向我打了个手势,带着我穿过朱门楼向里面走去。小道士走在我的身边,不时地拿眼睛膘着我,我向他做了个鬼脸,逗得他咯咯直笑。

    其实我虽然故作轻松,心中却一直忐忑不安,这地方如此隐秘,天乙道人他们只怕早已迷失了跟踪目标,在这里只好自己一个人见机行事了,但最要命的是,自己连对方究竟是什么来路都搞不清楚,本以为成竹在胸,没想到一切竟然完全出乎自己的意料。

    我起初以为这里纵然不是邓法师的隐修之处,至少也是道家炼丹炼金的一处场所,但看到芭蕉林和竹门楼时候,我就否定了自己最初的想法。芭蕉、竹子均能招鬼,和稽树同属灵异,一般人家极少种植,只在道观小佛寺周围多种,民间说法是因为有佛道在,鬼不敢出现,这种说法虽然荒谬。但道家炼丹极讲禁忌,绝对不会在丹房周围种上这类不详的植物。

    炼丹术初始时候,古人十分信奉,许多名士都争先恐后服丹,据说晋朝人脾气很坏,高傲狂,性烈如火的原因就是服食丹药的缘故,以后炼丹术大行其道,因其,神秘又衍生出许多炼丹的规则,在择友、择地、洁身、火候、符簧咒语等方面前有严格的要求,“欲合神丹,勿经秽污、勿凛死地严戒荤腥,杜绝闲语”具体到茅山宗的道士修炼丹药时,对符篆咒语的要求更是苛刻,符篆咒语,可以驱邪镇鬼,佑护丹成,茅山道士炼丹时,常常将符篆张贴于丹房四周,或玄在桃树木板上,随身携带,之所以有这么许多禁忌,是因为炼丹是为了修仙,丹药既然如此奥妙,又怎能在炼制时受到秽气的污染?所以我一看到芭蕉竹林,就知道这里并非炼丹炼金的丹房所在。

    卢生的天书秘籍对炼丹术有过详细的记载。这是因为作为符篆派的茅山宗。其最早的祖师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却是在茅山隐修炼丹后才得道升天,所以道教的十大洞天、七十二福地几乎处处都有人炼丹,就连茅山道士陶弘景也醉心炼丹术法,成为南北朝时期最有名的炼丹家。陶弘景之前,炼丹家密封鼎炉时常用加盐黄泥等涂抹上下鼎炉的接口,但是在火烧加热时,封泥容易干裂,往往造成漏气跑丹。陶弘景经过反复试验。明了“阳接取火法”:以铜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