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九章 五步成诗

却也将汝造就成了我大汉的栋梁之材。朕曾听说汝曾拜当世三大仙人之一的左慈道长为师,学艺三年,文武双全,今日可愿在这大殿之上(全文字小说阅读尽在文学网)表演一番?”

    丁淮听到灵帝的称赞,心中得意,口中却连称不敢。

    对于丁淮年纪轻轻就懂得谦虚,灵帝似乎十分欣赏,点了点头,道:“今日,朕便命你当廷舞剑一回,赋诗一,不知你能否做到?”

    丁淮听到灵帝这句话,心下便明白了,原来皇上并不相信自己,而是要当场考验,于是躬身道:“草民愿意一试。”

    这时,灵帝微一摆手,便有一名太监下来,递上一把宝剑。

    丁淮双手接过,一拔出鞘,直觉有一股冷气迎面扑来。仔细一看,只见剑身晶莹雪亮,剑仞锋芒,丁淮不禁暗赞一声:好剑。

    灵帝见到丁淮似乎对此剑颇为赏识,便道:“若是你能剑舞圆华,诗惊满堂,令朕和百官满意,朕就将此剑赏赐给你。”

    灵帝的话音刚落,百官均是大惊,就连张让等人也感到吃惊。原来这把剑乃是一柄上古宝剑,名叫:太阿剑,此剑锋利无比,削铁如泥。景帝朝的时候,曾经以这把剑作为上方宝剑使用过,一直到今天,可以说是国宝之一。

    今日,灵帝竟然一开口便想将这把剑赏赐给丁淮,根据平日灵帝吝啬的性格,不能不令人吃惊,虽然现在还不知道丁淮的表演能否令灵帝满意。

    其实,灵帝在说出这句话之后,马上就后悔了,灵帝一生精于算计,卖官卖田,向来都是有赚无赔,并且灵帝一生赏赐有功之臣的次数都很少,赏赐之物也不是什么奇珍异宝,何曾象今日这样大方过。

    然而,君无戏言,既然话已说出,收回是不可能了,灵帝也只有盼望丁淮的表演不能令自己和百官满意了。但是丁淮哪里会知道灵帝心中有这么多的想法,谢恩之后,便退后三步,挺剑而立,大有气吞山河之势。

    朝堂内的武将们纷纷暗暗点头,看来此子确实经过高人指点。丁原在百官列中看到儿子的表现,心中更是欣慰,今日可算是大大露了脸,同时也在担心儿子能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作出让皇上和百官满意的佳作来。

    其实,这把宝剑要不要对于丁原来说并不重要,在像丁原这样的高层官员来说,面子问题却是至关重要的。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若是丁淮真的不能当场赋诗,很可能会被皇上认为是虚有其名,虽然不会有被杀头的危险,以后却也不会再得到皇上的信任。对于丁原这样的忠臣而言,失去了皇上的信任,比丢了性命还要可怕,所以丁原现在已经是满头流汗,衣衫全透了。

    而此刻的丁淮也开始慢慢地一步一步向后退,同时脑中也已经闪过了数十古诗词,当退到第五步的时候,丁淮早就已经选好了一,就是李白的《侠客行》。五步也是丁淮刻意选择的,三国时期有曹植七步成诗,自己只用五步,少了两步。

    于是,丁淮一边舞剑一边颂诗: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閤下,白太玄经。

    当丁淮念完最后一句“白太玄经”的时候,这一轮剑正好舞完,丁淮便收剑站立,等候满堂的喝彩和掌声。

    果然不出丁淮所料,虽然没有掌声(朝堂之上谁也不敢鼓掌喧哗),但是惊叹之声却是充满了整个朝堂,灵帝的心中更是又激动又难受,如果说只是单凭外面的传说和平定南方两郡的战果,灵帝当然不会完全相信,刚才让丁淮当场赋诗舞剑就是这个意思。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