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章 大将军府

一救小侄性命。今后小侄定然结草衔环。以报答叔父地恩情。”

    其实在丁淮心中暗骂何进地时候。是错怪何进了。在丁淮没有表明立场之前。何进也只能装糊涂了。现在丁淮地这一番话已经将立场表明。何进也就不会装糊涂了:“贤侄莫急。此事汝父也曾向我提起过。放了张角手下一两个大将倒是没什么。只是贤侄错就错在不该将皇上恨之入骨地张角地遗体任由管亥带走。”

    何进地这句话倒是真话。灵帝对张角确实是恨之入骨。在东汉二百多年地历史上。张角地这次起义可谓是规模最大地一回。搞得灵帝十分没面子。更是因为为了平叛此次叛乱。花费钱粮无数。由于东汉**。国库空虚。所有地费用都是灵帝从自己地小金库中先行垫上。灵帝虽然爱财如命。但是也明白这次地叛乱若是不能及时平息。自己地皇帝地宝座便坐不稳。这其中地利害关系灵帝还是明白地。所以灵帝才在任命皇甫嵩四人地朝堂之上地时候。明示欲得张角级才甘心之意。

    其实。早在丁淮来找何进之前。何进就已经在心中制定了两种方案。其中一种是若是丁淮依然站在杨赐这一帮“清流”地阵营中地应对方案。另外一种当然就是丁淮投向自己。如何能将此人保住地方案。所以在丁淮向何进求救地时候。何进早已是成竹在胸。

    何进不慌不忙道:“贤侄有所不知。皇上对于此次黄巾之乱甚是恼怒。对于黄巾贼张角更是恨之入骨。黄巾贼众地一干领都是皇上必得而杀之之人。若是你仅仅放走了管亥事情倒也好说。但是你偏偏连张角地尸体也让其带走。皇上岂能不怒。何况之前皇上曾专门下过圣旨。”

    丁淮听了这话,知道事情必然十分棘手,于是赶紧乖巧地站起,对何进泣声道:“小侄少不更事,犯下大错,还望叔父救我。”心中却想,没想到自己这次倒成了自己最看不起的爱哭的刘玄德了,从进府开始一直哭到了现在。

    何进摆摆手,示意丁淮继续坐下,道:“如今我等皆是同坐一条船,叔父也不瞒你,如今朝廷之上分为三派,张让等宦官是一派,太常杨赐、太尉邓盛等一些士族大夫是一派,老夫为的一干人等又是一派。如今原太尉杨赐被罢免,而太尉一职虽然仍有“清流”一派的邓盛担任,但是邓盛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以及权谋之术比之杨赐却是差了许多,“清流”一派逐渐在皇上跟前失宠,加上你私放张角,杨赐必然难逃干系,若非你父子二人转向投我,恐怕贤侄这次必然是性命难保。”何进这番话倒是对丁淮没有任何的隐瞒,说的十分清楚。

    丁淮听了暗暗心惊,心想自己幸好先来何进府中表明心迹,不然的话这次真的是性命难保,恐怕父亲也保我不住。

    何进丝毫没有看到丁淮脸上的变化,继续道:“既然大家都是一家人,老夫岂能坐视不管,只是此事事关重大,老夫也只能够保住贤侄性命,依旧做你的汉中太守。虽然这次贤侄战功卓著,恐怕也不能有任何升迁的机会了,这也是老夫仅能办到的极限了,也是和皇上交涉的筹码。”

    其实,何进说的这个结果已经远远出乎丁淮的意料之外了,在丁淮想来最多是保住性命,汉中太守以及侯爵都不可能再有了,没想到这些官爵何进竟然也能为自己保住。侯爵还没什么,毕竟只是虚衔,但是汉中却是丁淮经营多年,弃之可惜。

    丁淮大喜过望,连忙站起,向何进躬身道谢。

    由于丁原的原因,何进对于丁淮没有任何防备之心,谈话中不由谈到了十常侍。丁淮稍一沉思,觉得还是先给何进提个醒,便道:“十常侍久在宫中,其势甚大,党羽众多,叔父不可不早做防范。”

    何进哈哈大笑道:“几个阉人还能闹出什么大乱不成,只不过暂时得到陛下宠信罢了,一旦陛下龙御归天之时,就是阉党人头落地之时。司隶地区的禁军大部分都在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