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十八节 名将之路(三)

    呆在后方安逸的环境中我接到军令派到蒙州前线效力。

    (一般地军校生毕业后授以少尉军衔但特别优秀者则授中尉军衔例如姜维。)

    我和十位同学到得包头向168部报到受到了热烈欢迎当晚廖师长亲自和我们一起吃饭勉励我们为帝国效力。

    分配工作我即被分到最前线的一团七连任副连长(副百夫长)接过分派来的装备我骑马前往七连驻地刚刚到达就遇上有军事行动。

    那时候的我年轻气盛第一次执行任务时充满了幻想和期待临行前我把所有装备挂在身上(钢)头盔、(钢)铠甲、马靴、长枪、军刀……神采奕奕整装待。

    一个老士官看看我我听着他和旁边的人说:“瞧那头蠢货打扮得就象只春的公鸡他以为我们出动是去给人检阅吗?……。”一大帮人放肆地笑了起来我的脸上火辣辣的!

    说到这里姜维都笑起来了他永远也忘记不了那个老士官说的话。

    “连长吩咐我把所有甲冑都脱下来扔给我一套皮轻甲我穿上就跟着部队出只是那套轻甲可真够呛又紧又小……我们那一次任务是追击一个远逃地部落。我穿着它用了半个月后来回驻地后才改成合身的。在蒙州草原上作战机动第一防护第二。游牧民族的机动性实在强只有骑兵才能对付骑兵!”

    第二天喝早茶的时候姜维以低沉有力的语调说起了他的经历丹儿认真地拿着铅笔记。她到了晚上还得抄正也很辛苦。

    姜维讲述道:“和大家想象的不同我们在蒙州的战争要开展得早得多持续得长贯穿了帝国(至今)整个年代。那里地战斗规模不大但很频繁。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势力和我们作对。有上千人参与的已经算是大战斗了。除了打仗更多的是我们要维护帝国的统治我们除了是军人还在一定程度上履行着官府的职责。”

    姜维沉思着回忆着不久前地往事断断续续地说着他给丹儿勾画出一幅战争图卷也是他的人生轨迹:

    ……

    在七连没有呆多久随着他业务的纯熟姜维很快得到擢升。被调到二团五连当了连长。

    帝**制是“升不上就退役”的原则。保持军人年青化以获得最强军力。

    普通士兵十五(往往是军校生)至十八岁区段入役。到二十五岁即强制退役换言之不会有老士兵。技术高的老兵会转职为士官他们连同尉官服役到三十五岁时也全部强制退役校级军官至四十五岁亦强制退役将级到五十五岁不过可延至六十岁退役。元帅级别则是永不退役。(由于皇帝宣称他是天子三国大将是天上星宿下凡。所以他们也不退役)

    升职的方法有多种:一是凭战功这是最硬的指标你如果杀人杀得多得!什么都有了!二是去考军校有对称的军校专业例如黄埔军校的“帝国高级战略合成班”就是给校级军官升将级军官准备的如桂林步校地高级指挥系是给尉官升校官准备的而其初中级指挥系就是给升尉官级别用地;

    无论哪一级别的军官在升职时必定进修过。越高级地军官对军功的要求也就越高如士兵升士官只要象点样就有机会升了手续不过是师里批准。而升将级由五角大楼提名要经建业皇宫里的“参议院”讨论投票通过那个将官还要到参议院作述职报告通过后还要举行“拜将”仪式十分郑重。

    退役军官的安置是不成问题帝国有一套完善的体制越大的军官退役好处就越多象将级军官退役即自动转为当地的议员可任十年其它爵位、金钱、土地的赏赐不在话下。

    如此一来每年有相当数量地军人离职军官团有相当的流动性人人有升职机会自然也就争取做到最好。

    “经过一段时间地磨合和小规模的出击后我在青龙三年夏天随168出动深入蒙州(蒙古)高原的杭爱山脉遂行清剿扫荡行动。”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