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十九节 乘胜追击

    次决定性的胜利使缅甸战场上的局势生了悄然改变晚的时候三个机群的直升机都执行了两轮任务。军团官兵没有参加打扫战场的行动是由蓝军负责去收容战俘缴获战利品的。这也是周国辉特别提出了的一点让蓝军的官兵去打扫战场一来可以增强蓝军官兵的信心提高士气。二来可以让蓝军官兵知道“砺刃”军团的厉害。另外还可以让蓝军去整编俘获的战俘。

    接下来的三天之中战局转变的度连凌天翔都有点不敢相信了。

    蓝军在反击的当天就攻占了曼西次日上午仅仅只有一个连的蓝军步兵在低空打击力量的支援下攻占了锡高准确的说是占领了这座被叛军放弃的城镇。随后在当天晚上蓝军的一个侦察排到达了西乌在叛军全部撤离的情况下顺利占领了西乌并且收容了被留在西乌的大概5oo叛军的伤残官兵。到了第三天下午的时候蓝军已经一路“打”到了马德亚河北面的抹谷距离曼德勒不到25o里了。

    在这三天中凌天翔手下的三支机群也是轮番出动每次只派遣一支机群支援蓝军进攻另外一支机群进行正常的维护与检修而第三支机群的飞行员则进行休息以保证有充足的体力投入战斗。

    在“砺刃”军团的强力支援下蓝军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挑战一路上不是在与叛军战斗而是在收拾叛军的散兵游勇。从曼西到抹谷。蓝军一口起将战线向南推出了大概3oo里。同时也在三天之内收容了大概15ooo叛军的俘虏。这些战俘在进行了一番洗脑之后都被立即武装了起来穿上了蓝军地军服。实际上也就是在胳膊上系了一条蓝色地布条然后就被编入了蓝军的战斗部队摇身一变成为了蓝军的官兵。

    对于这种情况凌天翔等人都有种苦笑不得地感觉。这也正是边远地区内战的一个普遍现象也许昨天还是敌人。而今天就成了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不管是蓝军还是叛军的官兵实际上以前都是缅甸政府军的官兵。绝大部分缅甸军人当兵的目地不是说有胸怀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伟大力量而只是为了混一口饭吃。说简单点谁给他们饭吃那么他们就为谁卖命。

    “这才是真正的雇佣兵。”袁德良说了句玩笑话“至少我们现在还不是谁给钱就为谁卖命。就算美国给我们多少钱我们也不会为美国卖命吧?”

    “这也是实情。”顾卫民的看法却比较客观。“缅甸一直很落后很多平民连饭都吃不饱把当兵当作生存的一种方式。这也是无奈的办法如果有别的手段可以养家糊口的话。恐怕就不会有这么多地人愿意当兵了。”

    “不管怎么说现在蓝军已经掌握了主动权我们的战役目的已经达到了。”凌天翔看了眼手表“萧庆国大概半个小时后回来顾队下一轮该你的机群上阵了吧?”

    “我现在就去准备反正也就是去烧点燃料浪费点子弹而已。”顾卫民一边说着一边站了起来“你们也抓紧时间休息吧说不定蓝军能够一口气打到曼德勒那我们就要全体出动了只要打下曼德勒那么叛军也差不多要承认失败了。”

    现在几乎没有人怀疑蓝军能够一口气打到曼德勒去可是凌天翔却觉得没有这么简单。

    曼德勒是缅甸中部地区最大地城市也是南下进攻仰光与彬马那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如果叛军想稳住战局东山再起地话就必须要守住曼德勒。只要让蓝军攻占了曼德勒蓝军就可以沿着铁路线与公路线向彬马那进军。因此无论如何叛军都会尽力守住曼德勒。

    最让凌天翔感到不安的还是叛军的退缩度。这三天里表面上蓝军占尽了优势一路高歌势如破竹般的动着进攻。可实际上叛军的主力部队并没有受到多大的损失蓝军消灭的都是之前被打散了的散兵游勇一直没有能够与叛军的主力部队决战。很明显叛军的指挥官是故意在收缩防线加强防线上的兵力密度也就提高了防御能力。同时随着蓝军向南逐步挺进蓝军的后勤补给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