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卷六 游刃有余 第十四节 化整为零

,然后再发动进攻。这是俄军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而要达到这个目地,俄军就得加强在边境地区地巡逻与封锁力量,尽量将增援的叛军挡在国门之外,争取消耗掉叛军地实力。近期内,这是俄军作战的重点。如果‘北风之神’军团无法完全担负起支援边防军作战的任务的话,那么俄军就只能请我们出战,由我们协助俄军边防部队对付越境的叛军队伍。”

    甘宁军微微点了点头,这是一件好事。小规模的战术行动是“砺刃”军团,特别是军团里特种部队出身的队员最擅长的作战方式。不管是最初加入的老队员,还是在几个月之前加入的那批特种兵,都非常擅长小规模的战术行动。另外,在这类作战行动中,军团的任务是支援边防军,并不参与近距离战斗,只要把握得好,完全可以控制住军团的伤亡。也许,现在甘宁军等人最在乎的就是伤亡了,这不但可以减少军团的支出,同时还能保存军团的实力,提高军团官兵的战斗力。

    “那么,我们就采用正规的战术。”凌天翔没有再罗嗦,“以小队为基本单位。每个小队里至少6名狙击手,另外的突击手也全部携带轻机枪,并且尽量协助狙击手作战。三个小队编成一个中队,如果有必要的话,我们可以以中队的方式投入战斗,当然,最好保证每次只出动一支小队。”

    “这得看情况。”顾卫民插了一句。

    “到时候,看具体的情况再做决定吧。”凌天翔也知道。现在说再多都没有用。“阿良,你仍然负责与俄军联络,尽量确保及时获得最新地战报。”

    袁德良点了点头,这份工作并不麻烦。俄军已经派了专门的联络军官,就住在南面的营地里。另外,俄军也非常合作,除了及时提供前线战报之外。还将很多没有解密的作战记录送了过来。袁德良几乎不用怎么操心,只需要等着接收俄军联络军官送来的战报就行了。

    “顾队、甘队。你们仍然负责队伍的管理与训练。明天首先完成队伍的改编工作,首先组织十个中队,各安排一名中队长。战斗编制内地队员要及时进行适应性训练。我们这边就有一个靶场,让大家都尽快热身吧。”

    顾卫民与甘宁军也都点了点头,这属于他们的本质工作。

    “后勤保障方面,等连豫泯赶来之后,再由他接管。”凌天翔看了眼手表。“好了,时间也不早了,大家都去休息吧,明天一早恢复正常训练与作息制度。”

    当天晚上,凌天翔还与连豫泯进行了联系。张祖德已经带着设备与人员到达了共和国首都,正准备赶过来。到时候,将由张祖德,以及他地手下负责战术指挥。以及战术情报工作。连豫泯则是这次行动的后方总指挥,为此,连豫泯还专门将罗贵勇与赵哲俊调了回来,准备加强军团的情报处理与分析能力。

    第二天一早,凌天翔与其他队员一样,在六点半就起床。吃早饭前先完成了5公里的越野跑,吃过早饭后,大部分的队员,特别是被选中了的狙击手都选择了枪械训练。

    对与狙击手来说,适应一个新的环境是非常重要地,而且要在一个新的环境下准确的射中目标,需要提前进行大量的训练。

    一般情况下,战术狙击的作战距离在600到800米之间,太近了,很容易遭到敌人轻武器的压制。太远了。则难以命中活动目标。对大部分的狙击手来说,只要有一把合适的狙击步枪。这个距离上地命中精度都有保证。可这并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的。在800米左右的射程上,影响狙击步枪命中精度的因素非常多,比如风、温度、湿度等等,甚至连空气的稀薄程度,以及所在地区的纬度都有影响。因此,在参战之前,狙击手都会首先调整自身地状态、熟悉环境、调整狙击步枪的基本参数,这才能够保证在实战中精确的射杀目标。

    凌天翔也选择了枪械训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