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十八章:大罗何意



    “大罗何意?我记得以前有个小道士,也曾经问过我的。”

    只是那个小道士,一心只想成就大罗,最后落得个灰灰而去,着实让人可惜。老道士开始回忆起来,但随之而后,却将这个回忆一抛,接过话来,“天地未分之时,是为混沌。”

    混沌之意,是为虚无不可明状。

    李长安修真多年,对于混沌之意,却是明白的。

    老道长说话很慢,一字一句,慢慢道来,接着又道,“混沌之名,又称大罗。”

    混沌即大罗,大罗即混沌。

    看来,大罗金仙果然是至高无上之仙。

    “大罗之气,一化为三,是为始,玄,元。”

    “原来如此。”

    这位老道士的一翻话语,令李长安大开眼界。

    “始气是为混沌之始气,玄气是为混沌之化气,而元气是为天地万物之气。”

    混沌破,天地生。严格的来讲,天地万物之气,并不是混沌之气,但却脱胎于混沌之气。

    “多谢前辈赐教。”

    说到这里,李长安已明天大罗天境的妙意?

    这位前辈所讲之意,即是告诉了李长安,大罗天境之中,除了天地元气之外,还有两股气机。一为始气,二为玄气。而大罗天境,恐怕就是因为存在这两股气机,始才得名。

    “小娃娃,你好生记住,阳神未出,我不为“道”,切不可提大罗二字。”

    说后,这位老道长就已消失不见,留下一团雾水的李长安。

    阳神之意,李长安还是知道的。是为渡过人花,地花,天花三大劫之后,即可成就阳神。但是,我不为“道”,李长安却是不明白了。

    但老者之意,应该是善意的提醒李长安,大罗之境,不是那么容易成得了的。别到时候境界一高,心儿就飘了,若是境界不够,强行渡那九九无归灭魂大劫。最终会与张道陵一般,落个灰灰的下场。

    见老者消失不见,李长安盘坐于地,又开始修炼起来。在得知洞神道观,有着始,玄二气之后,李长安哪有不加紧修炼之理?若不然,以后可没得机会了。

    禹余天上清境

    “禹余天上清境”是为洞神道观的一个道场,也称“上清境”,诸多重要的事情皆在此商讨。这次洞神观召集天下修真道门协商除妖之事,就是在“禹余天上清境”召开。

    “好一个上清境。”

    一位道人在进入上清境之后,情不自禁的大喝了一声。

    诸多修真门人,此时已然各相来到上清境。在他们踏入此境之后,无边的元气滚滚而来,就算不用刻意吐纳,清灵之气都灌注于身。在此修炼,胜过他处百倍。难怪洞神道派皆出天才之辈。怕是一个懒鬼在此修炼,不用多年,就可修得三花聚顶,位证半步地仙。

    据说除了上清境之外,洞神道观还有两个神秘的道场,一为“青微天玉清境”,二为,“大赤天太清境”。两大道场,玄妙无比,就连各大派的有道真君,都恨不得立即前去一观。只是做为洞神道观的绝秘道场,怎会轻易对他人开放。纵算诸多修真人士想去得一去,只能感叹无缘于此。

    “多谢张天师美言,然贵派的“天师堂”比之我洞神道的上清境,也是有过之而无不急呀。”

    刚才说话那位道人姓张,号风杨,是为“天师道”的修真之士。

    这个天师道说来复杂,不但在修真一界设有道场,就是在世俗一界,也立有道场。世俗之中的道场,号正一道。历代掌教,都被朝庭奉为国之天师,在民间影响甚大。可以说,世俗道场,皆以正一道为尊。

    “哪里,哪里,贵派若不是一分为三,说不定就有弟子证得混元大罗之境。”

    洞神道派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