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零二章 封相风波

军相见,不知今日曹将军前来有何事指教?”

    曹彬回道:“下官指教可不敢当。今日前来确实是有事向王爷禀告。”说道此,左右看了看,赵德昭明白他的意思就让屋里的下人们都退去,只留下了王承衍他们三人。

    曹彬知道王承衍他们三人如今已经和赵德昭是一体,所以继续说道:“下官与赵丞相跟随皇上久矣。赵相虽然热衷于名利,喜财物,性刚强,但是计谋百出,对皇上忠心,实在是皇上的左辅右弼的人选。”

    赵德昭不知曹彬此话真意,笑道:“赵相的才能本王也是佩服万分。”

    曹彬又道:“窦仪大人是王爷的授业恩师,下官对窦大人的造诣也是深为敬佩。窦大人之才足可担任宰相之职。但是时不同理亦不同。下官觉得若天下一统,窦大人之才足以致天下清平,百姓安康;然如今天下还未定,赵相目前实是皇上所需之人。”

    赵德昭听的此论,赞道:“曹将军所言有理。”

    曹彬说到此处,才知道这位皇子竟然真的是对朝政大事关心不足,否则自己话已至此,竟然还是不解其意,虽然心里奇怪,但是仍然说道:“今日皇上当众赞扬窦大人有宰相之才,朝中大臣都已经送礼相贺。纵然只是皇上本意,但是下官恐怕赵相心生龃龉,到时不论哪方受损,对本朝都是一大损失。下官知道王爷和窦大人的师生情意,特来禀告王爷。”

    赵德昭听到此处心里了然,他也是知道赵普热衷权势,并且为了能辅佐赵匡胤统一天下,建立不世功勋,肯定更是不会让自己的权势受到任何的威胁,曹彬也是知晓其中之意,担心窦仪受到赵普的攻讦。赵德昭想到此,笑道:“多谢曹将军关心,本王已知怎样做了。”

    曹彬见这位王爷心思转化快捷,内心也是颇为赞赏,就此告退。

    当晚,赵德昭求见窦仪,在窦仪的书房里赵德昭先仔细地为窦仪分析了赵普的性格、才能和形势,然后又道:“父皇只是一时用意才说出此话,然如今天下未定,父皇还有很多事情依赖赵相,到时候学生恐怕老师和赵相起了冲突,如此则是大宋之大不幸,外人之笑柄。”

    窦仪熟知经史,深谙国事,知道此时皇上确实需要赵普多过自己,想到若是自己一时贪图进取,不仅不能为朝廷谋得更大的利益,还且还极有可能连累家人日后遭受赵普的攻讦,惊出了一身冷汗,忙道:“多谢王爷指教,臣马上就以年老多病向皇上告病休息几日。”

    当夜,赵匡胤宣召赵普商议任用窦仪为相的事情,赵普果然上奏:“窦大人熟读诗书,精通,文采有余,经国济世之才不足。”赵匡胤听了默然,不再言语。

    第二日窦仪告病请休的奏折就到了赵匡胤案上,赵普心里也赞窦仪懂得进退,赵匡胤有了此台阶,封窦仪为相之事就此作罢。

    不料却从潞州传来紧急军情,晋王赵光义在太原城下战败,晋王本人也中箭受伤。赵匡胤大惊,忙派人接赵光义回汴京,并且派人前去详细询问战事经过。

    学习之作:

    太原后山,将军府后院,年仅十四岁长得虎头虎脑的杨七郎正练习枪法。杨六郎垂头丧气的走了过来,阻止道:“七弟还练枪法作甚?”

    杨七郎好奇道:“六哥,练好枪法父亲就会准许俺上阵杀敌了!”

    六郎叹气道:“方才父亲在前院叹息说如今已经是这周推荐的最后一天了,贺兰拓跋那厮忙着求推荐票和收藏票,还没有想到让父亲大人领兵出阵。父亲大人不领兵,我们就更加没有出战的希望了。”

    杨七郎睁大双眼,举枪向天,大叫道:“各位看官,码字和练枪俱都真的很辛苦的,各位多多关照啊!!俺也求推荐票和收藏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