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节 独力舰队

认识到了他们与英国的差距,就算征服了西欧,打败了法国,德国也无力迅击败英国,至少在击败英国海军之前,是无法击败英国的。同时,英国也再也不敢派遣舰队南下,甚至连派遣舰队到地中海去地胆量都没有了,德国海军并没有停止活动,英国舰队就得守在家门口,难以协同美军,分散唐帝国的海上力量。

    双方的胜利宣言都在事实的基础上有所夸张,同时两国的国民也在欢庆他们的胜利。英国人再一次庆祝把德国海军封锁在了港口里面,成功的捍卫了英国海军在北大西洋上的绝对霸权。德国人也在欢庆他们的辉煌胜利,在实力相当地情况下干掉了两艘敌人的战舰,而且自己无一损失。

    谈仁皓也在关注这件事情,虽然战斗生在地球的另外一边,可这对整个战局的影响是很大的。如果从大战略的角度来看的话,德国海军是真正的胜利者。这次德国海军出击的目的不是要冲入大西洋,更不是去击败英国舰队,他们的最高战略目的是要把英法舰队牵制在北大西洋上,让英法舰队无法南下,无法威胁到唐帝国舰队在南大西洋上的最后一个据点。从这个角度来看,德国海军的目的达到了。

    英国人已经把地中海分舰队撤回了本土,防止德国海军舰队再次出海动袭击(英国的情报部门还没有确定四艘德国战舰有多大的损伤,也就暂时还不知道这四艘战舰什么时候可以返回战场)。这样一来,不但英国海军无法分兵南下,连法国海军都被牵制住了。在英国地中海分舰队撤走之后,法国海军必须要加强在地中海的存在,帮助本来就不强大的意大利与西班牙海军对付波斯帝国的地中海舰队。这样一来,欧洲列强的舰队都被牵制在了地中海,除非美国敢从太平洋抽调战舰去大西洋的话,不然唐帝国海军在南大西洋上的存在就不会受到任何威胁了。

    局势上这微妙的变化不但被谈仁皓注意到了,连美国方面也注意到这一点。实际上,早在12月底的时候。也就是谈仁皓他们刚刚打败了斯普鲁恩斯的时候,美国总统的特使就赶到了英国,要英国海军抽调部分战舰南下,并且还提出了重要的一点,唐帝国在南大西洋上也就只有四艘老旧的战列舰,英法海军如果能够抽调六艘战列舰与两艘航母的话,就能够扫荡整个南大西洋,杀入印度洋。切断唐帝国本土到东地中海的航线,这对整个欧洲战局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英国宣布了胜利之后,美国的总统特使第二次赶到了伦敦,并且还带去了一份情报,德国海军地四艘主力舰都遭到了重创,半年,甚至一年之内都难以修复,而且德国海军正在建造的“齐柏林”号航母的进度也很慢,在25年都不一定能完工,德国并没有建造其他的主力舰。英国海军可以放心大胆的将主力舰队派到南大西洋上去。即使今后德国海军恢复了元气。到时候美国海军的实力增强之后,也将派舰队到北大西洋上参战,联手对付德国人。

    美国开出的条件是极为优厚的。可英国人并不买账。英国人对海战太敏感了,而他们收到的情报正好相反,“俾斯麦”号与“提尔皮茨”号的损伤并不严重(这是事实),大概一两个月就能修复,而这才是英国海军最大地威胁。另外,德国人已经准备建造第二批两艘“俾斯麦”级,甚至是更好地战列舰,而且很有可能在25年底就服役(这没有任何可能,但是建造战列舰最快的唐帝国也要花一年半的时间才能建造好)。所以英国本土仍然有威胁,而且西欧战局如果有所变化的话。

    那么就更需要英国舰队留在北大西洋了。

    法国人也坚持认为,他们进入南大西洋的最终目的实际上是要绞杀从唐帝国本土到东地中海的航线,让唐帝国无法通过海路向德国输出战略物资。要达到同样的目的,其实并不需要绕这么大个圈子,如果能够获得北非战场上的胜利,控制苏伊士运河的话,效果还更好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