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十三节 天公不作美

的理论研究已经证明,气象变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且很多重大气象变化都是由上千公里,数千公里,甚至是地球另外一边的某些因素引起的。当时,还有人提出了“蝴蝶理论”,认为气象变化是不可预测的。不管这个理论是否正确,最终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在当时,要想准确的预测几天之后的天气情况,那绝对是一件极为困难,甚至是在赌运气的事情。

    正因为如此,指挥军队作战的将领也往往会故意忽略掉原本不应该忽略的天气因素。即使是在必须要考虑天气因素的情况下,指挥官也会尽量缩短预测的时间。这在减少了预测难度的同时,也增加了作战行动的不可控因素,从而增加了作战行动失败的可能性。在整个大战期间,因为天气因素而导致失败的战役多不胜数。不说别的,在大6战场上,就是因为天气变化过了预测范围,结果导致多花了一年多才击败俄罗斯,导致数十万帝国将士,以及更多的德国官兵,波斯帝国的官兵血染疆场。同样的,在海洋战场上,天气变化带来的影响也极为严重。在太平洋战场上,就有好几次战役因为天气突然变化,结果使战役失败,或者是被迫终止。

    谈仁皓不是没有吃过老天爷的苦头,在太平洋战场上,至少有两次战役行动因为天气因素而出现预料之外的结果。可问题是,谈仁皓不是气象学家,他只懂得极为肤浅的气象学知识(这是将领必备的常识),更不可能对天气变化做出准确的预测。也正因为之前吃过几次亏,所以谈仁皓对天气预报总抱着一种不完全信任的态度。当时,也没有几个将领会真正的把天气预报放在心里,最多只是在策划战役的时候确定一下在战役进行期

    有恶劣天气出现,而普通的天气变化,往往都不会受

    也许正是因为谈仁皓不太重视天气预报,结果再次受到了老天爷的惩罚。可这也不能怪他,要怪,也只能怪老天爷不作美,或者是那些天气预报军官的业务能力不足,没有能够提供准确的预报。

    在回到舰队之前,谈仁皓就拿到了未来五天的天气预报,这是当时能够做出的最长时间的“准确”天气预报了。而这个所谓的“准确”,也不是说完全准确,而是说预测的天气情况出现的概率在八成以上。也就是说,还有两成的可能出现别的天气情况,这其中,自然包括了恶劣天气情况!

    有了这份报告,谈仁皓就直接把天气因素抛到了脑后。按照当时舰队承受天气变化的能力,只要不出现恶劣天气,不管是下雨还是天晴,都可以继续作战,影响应该不是很大,最多只是降低作战效率而已。可是,这次出现的天气绝对没有降低作战效率这么简单。

    二十三日夜,谈仁皓开始组织航空作战行动的时候,他收到了由雷少卿来的一封电报。这是一份天气变化报告,而报告单位是设在多米尼克岛上的气象站。在气象站出电报的时候,一股来自大西洋中部的飓风正在以8o节以上的度逼近多米尼克岛,而且度还在&1t;=.预计在进入了加勒比海之后,会受到大6暖空气的影响向西北方向移动。在到达海地南部海域的时候。移动度可能过1oo,其中心位置风将过15o。按照现在地分级,这绝对算得上是十二级以上地飓风了!而且,以当时的条件来看,这份天气预报已经详细到了不能再详细。

    收到了电报后,谈仁皓先前还有点不相信。毕竟他“受骗”好多次了。可是,很快他就想到,在横向风过了25节的时候,舰载机就难以起飞,过3o节,就难以降落。也就是说,飓风不需要到达舰队的作战海域,只需要靠近作战海域。就将使舰队无法出动飞机,从而无法参加战斗行动。考虑到问题的严重性,谈仁皓立即就命令舰队向西加前进,将作战海域向西移动了近1oo里,希望能够避开飓风。可是,他严重的低估了飓风威力与影响范围,1oo里,对十二级以上地飓风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