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十三节 百万墓碑

的。以当时美国的实际防空力量来看,能够确保东北部地区的安全就已经勉为其难了。而要同时在两个战略方向上进行防空作战,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可以说,如果不是当时美国已经在东南部地区建立起了密集的防空雷达网的话,那么美军甚至很难对罗云冲地轰炸机群进行有效的拦截,其损失肯定要比现在的大得多。

    问题是,在舰队完蛋之后,雷达基地是不可能修建到海洋上的。而美国东北部地区的大城市几乎都是建在海岸线上的,其防空预警时间最多5到1o分钟,如同纽约这样的港口城市,防空预警时间甚至不到5分钟,不足以让平民在防空警报拉响之后进行躲避。而且部署在附近机场上的防空战斗机也不可能及时赶到。

    虽然美国航空兵在东北部地区的外海部署了大量的巡逻机与侦察机,可是这些飞机对飞行在8ooo米高空的轰炸机的探测与搜索能力是相当有限的,而且也就最多提供1o到15分钟的防空预警时间,这仍然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防空问题。

    也正是如此,从一月份开始,美国政府与军队就在设法对纽约等大城市进行疏散,尽量让居民转移到内6的小城市,或者是乡村去。当时美国政府还不敢采取强硬的疏散手段,毕竟美国宪法中没有规定政府有强行疏散平民的权利。在一月上旬,也就是在波士顿遭到轰炸之后不久,很多纽约人都听从了政府的劝告,准备前往内6城市。可是,整个一月份,没有一架敌机出现在纽约上空,在恐惧心理逐渐消退之后。越来越多的市民不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园了。到了二月上旬,反而有不少之前已经疏散到内6城市的市民返回了纽约。也就是说,美国政府想通过疏散的来减少平民伤亡地办法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在二月十五日之前,只有不到2o万纽约市民疏散到了内的城市,这还不到美国政府预先确定的2oo万疏散人口的十分之一。

    二月十二日,轰炸机在纽约上空洒下了近千万张传单,恐慌如同瘟疫一般的迅蔓延开了。这时候,很多纽约人才知道。灾难即将到达,可是,要在两天内疏散几百万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加上当时因为恐慌而导致的混乱更严重的影响到了疏散的度。十三日上午,美国总统下达了戒严令,这道命令主要就是控制恐慌,防止恐慌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可同时,这道命令也堵死了几百万纽约人的求生之路。当军队控制了哈得孙河,以及纳罗斯海峡上的大桥之后,大部分纽约市民就被困在了曼哈顿岛与长岛上。根本就不可能离开这座即将遭到毁灭性打击的城市。

    当时。罗云冲是在十六日的凌晨拿到了轰炸的第一份评估报告的。大部分轰炸机群都完成了轰炸任务,大部分目标都标上了红色,最低限度也是蓝色。这就表示。确定打击的目标都已经被摧毁。到十八日的时候,罗云冲才拿到了十五日轰炸行动的最终情报。在这次投下了9ooo吨燃烧弹地大轰炸中,近一半地纽约市区遭到了轰炸,大部分民房被烧毁,死伤人数过了5o万,这是战略轰炸开始以来的一个新的伤亡纪录了。

    在罗云冲拿到地轰炸报告中也提到了轰炸中出现的几个问题。一是燃烧弹并不完全惯用,特别是在对付曼哈顿岛的时候,燃烧弹无法彻底摧毁曼哈顿岛那些钢筋混凝土建筑,需要使用高爆弹,甚至是重型穿甲弹。其次。长岛的居民区比较分散,如果继续采用十个中队一群的编队方式的话,就将浪费不少的燃烧弹,而且打击效果不见得会好到哪里去。只有针对贫民集中的布鲁克林区的轰炸行动中,燃烧弹的作用非常明显,而且集中轰炸地效果很不错。

    侦察机在十七日去纽约上空拍下的航空照片也证明了这些问题。当时,布鲁克林区的大部分建筑物都没有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同时投在长岛的很多燃烧弹实际上没有挥作用,因为都投到了无人居住的荒地,或者是公园里面。只有布鲁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