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603章目光转移到国外

    感谢“调皮的西瓜、我是天上一片云”的打赏,非常感谢

    进入五月份以来,华夏大地的气温迅上升,从南到北,从海南到东北,不断的有省份的最高气温达到三十度,今年估计又是个比较热的

    份。

    气温上升。有一种自然灾难的爆也开始进入频期,就是银河海洋一直致力解决的赤潮现象。五月初,东海省舟山群岛外海域,爆了总面积达到一千平方公里的赤潮。中旬,在沪上市长江口外海域,也爆了总面积过一千平方公里的赤潮。

    国家海洋局正在采用包括遥感卫星在内的各种技术手段,对华夏的所有海域进行密切的监控,以便能够及时的现赤潮,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通常情况下,赤潮爆的海域,淡船是不能够进行捕捞作业的。大部分时候,引赤潮的藻类都是有毒的,渔业资源会因此受到污染。人若是使用了这里的捕捞出来的鱼虾以及其他的海产品,对身体会造成损害,严重的,还会导致死亡。另外赤潮还会导致鱼类、虾类、贝类等海洋生物的非正常死亡。

    赤潮的频爆,对银河海洋来讲,是件好事情,这意味着银河海洋有了进行实质性实验的场所了。银河海洋的管理层和科研队伍,一而再再而三的向总公司提出进行海洋实验,对爆赤潮的海域,投放他们研究出来的生物制剂,对引赤潮的藻类进行围剿。

    对这样的问题,丁崇祥他们没有一个人敢批准。赤潮的治理,这个科研项目,已经过了丁崇祥他们的知识范畴,即便是齐鸿儒再三保证由他带领的科研队伍,研究出来的生物制剂,绝对没有任何的毒昏作用,不会产生任何不利的后果。丁崇群还是坚持不肯批准进行实质性实验。毕竟这玩意儿如果没事,那就没事,可是万一有事,就绝对不是小事情。银河海洋的生物制剂是不是在消灭掉了形成赤潮的尖叶原甲藻等藻类之后,一定会自然的消亡?如果没有全部消亡,它们会对海洋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会不会继续吞噬其他的对海洋生物有益的藻类?,,

    齐鸿儒磨破了嘴皮子,也不能说服丁崇祥,老头儿最后急了,对着电话就骂起娘来,威胁丁崇摔,要是丁崇祥不批准,他就撂挑子不干了。

    丁崇祥不是郭潇芝,根本就不吃老头儿这一套。齐鸿儒又不可能真的不干,眼看着长征都已经走到头了,马上就要看到胜利的曙光,这时候让他撂挑子,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老头儿眼珠子一转,既然总公司不同意,那么他就绕过总公司,直接找刘士卿。治理赤潮这个项目。归根结底是刘士卿提出来的,也是在他的全力支持下,齐鸿儒这才出山。挑头做这件事。

    现在生物制剂研究出来了,在银河海洋的实验室、海田中进行了很多次的实验,都证明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现在该是让刘士卿表态的时候了。

    齐鸿儒亲自点将,挑选了几个得力干将,带上生物制剂的样品,又拉着银河海洋的总经理贝诗晨,一起赶赴燕京,向大老板刘士卿求援来了。

    孟娇恩生日那天,刘士卿算是休息了半天时间,之后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之中。齐鸿儒他们来的不是时候,网好赶上“提取大气中二氧化碳”科研工程到了一个难点的攻关阶段,刘士卿虽然知道所有的工艺。但是在现有生产力条件下,要把它全部变现,有的时候,很难很难。这时候,没有什么多余的理由可讲。只能硬着头皮上,想方设法的解决,否则的话,整个科研工程就得完蛋。

    刘士卿做为科研工程的总设计师、总工程师,此时也进入了最繁忙的一段时间,每天的睡眠时间不断的缩短,即便是这样,有的时候,网睡着,科研组或者工程组就会打电话过来。向刘士卿求助。

    齐鸿儒他们过来后,刘士卿根本就没有时间见他们,就让郭倩蓉和杨诺婷代表自己,去和齐鸿儒他们谈谈,看看他们到底是什么来意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