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二一章徽州盐商胡蒙斐(下)

他们那些人来的胆大的多,也不怕以后女人专政,只是大玉儿与海兰珠不知道,唐同做为一个后世来的人,有着后世的政治手段,真要是有一天得天下,自然会有一套制度不怕女人专政,现在唐同手中这点势力,离那个目标还远的很,唐同自然也没必要说这些。

    唐同这边没有把那个徽州盐商胡蒙斐放在眼中,却不知这些盐商世家虽然在武力上比唐同差的远了,但在官场上世代相传下来的势力,却是很大的,胡蒙斐在武力上败了后,便把主意打到了朝庭的那些官员头上,特别是那些贪得无厌的太监们。

    王承恩是崇祯皇帝最信任的宦官,虽然现在太监们的势力比不得魏忠贤那时,但他们所拥有的能量,依然是不可小看,做为崇祯皇帝信任的太监王承恩,其权力之大,那些当朝的一品官员们见到他也得恭恭敬敬的叫声王公公。

    这一天,这位得崇祯皇帝宠的王公公接见了一个来客,这个来客就是胡蒙斐,论起胡蒙斐的地位来,那是说什么也见不到权大的王承恩的,但胡蒙斐家有钱,联合起来的徽州盐商们更有钱,一直以来,这些大盐商们都没忘了孝敬当权的那些太监们。

    王承恩的一个本家兄弟王坤承更是管着南方数省的盐业,王坤承虽然从中得了不少的好处,但大部分的好处却是给了王承恩,唐同手下走私盐时,原本也是打典了王坤承的,但在几天前胡蒙斐的挑拨下,让王坤承贪心大起,于是带了胡蒙斐来见王承恩。

    “这么说,这几年那个姓唐的总兵真的捞了不少的钱了?”王承恩半睁着眼睛,面无表情的问道,似乎这事与他无关一般。

    “是的,王恩相,那个唐总兵这几年走私的盐总有三四千万两银子的规模,不但如此,那个唐总兵还办了很工坊,每年也可有上千万两银子之巨,学生还查到这个唐总兵私下里扩大军队的规模,招了不少的倭国士兵,总数当有二十来万人数,霸占了整个的海面上,每年光抢掠那些商人的银子也有上千万两之巨。”胡蒙斐为了打动王承恩的贪心,故意把自己所知道的那位唐总兵的事情夸大了说。

    王承恩不喜欢别人叫他王公公或者王总管,所以拜在王承恩门下的人,一般都称他为王恩相,这位在暗地里自比臣相的人,在听到胡蒙斐所说的数目后,也不由得眉毛挑动了几下,这样巨大的数目,便是折半了来说,也是吓死人的,而事实上,唐同现在虽然很能赚钱,但所得的钱一年下来也就一千万两银子的规模,其中主要的还是海外所得,走私盐所得的收入,一年也就一百多万两银子而已,而为了养着手下的军队,一年的费用也去了大半,还要拿出银子搞建设,弄船弄炮和移民,弄的唐同手头上也很紧张。

    不过比起可怜的崇祯皇帝来说,唐同一年所得还是很多的,大明一年的国库收入也就这么多而已,而且这国库的钱还大部分落入了那些贪官们的手中,历史上,郑芝龙与荷兰人联手垄断了倭国与南洋的海外贸易后,一年的利润也是在数百万两银子的规模上。

    王承恩在听到那耸人听闻的数目后,要说不起贪心那是不可能的,但对于胡蒙斐说的唐同手下有二十倭国士兵时,也有些害怕,更担心这个唐总兵会造反,而事实上,唐同手下有二十几万倭国和朝国劳工,但倭国协从军却只有六万来人。

    王承恩自然不会在胡蒙斐的面前表现出自己的心思来,在心中转了几个心思后,对胡蒙斐道:“你说的这事,并没有什么根据,这位唐总兵不管怎么说来,都是朝中的重臣,这种事情,你们不可以乱说,你这次既然到了京城的在京城里玩几天吧。”

    唐同手下的士兵招收的都是流民,这其中也可能有东厂安排下的探子,但一旦进了唐家军中,这两年来就全是在海外,根本就没有哪个探子有机会回到大明的土地上来,而唐同手下同样也有柳生三郎所掌握的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