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章优哉游哉

,也就是他从山前的泉水里捡起来的石头,无声无息地改变了他的体制和头脑。一旦遇到难题,奇思妙想就会泉水一般地涌进他的脑子。

    小涛欣喜地摸着笛子,左看右看,一管竹节有了几个洞,为什么能够发出如此美妙的声因?让他听了一曲绝妙悠扬的曲子,心里暗下决心也要学会吹笛子,能够吹奏好听的歌谣,于是嘴巴凑近笛子,根据杨帆的教导,尝试吹笛子,笛声断断续续的,也是几个简单的声音,要成曲调,他还需努力。

    杨帆仰卧在草地上,口里厥着一根狗尾巴草,眼睛半眯着,对着温软的太阳,浑身懒洋洋的似睡非睡。远处,两条牛悠闲地啃着草,浅草才能没着牛蹄,尾巴山下扫拂着,微风不时而至,抖动了小野花。

    似睡非睡了较长时间,杨帆看了看面前的竹子,茂密的很,是野生的优良毛竹,却没有多少人砍伐,估计村人只是用它们做篱笆围田地,蚊帐杆子,需求量不大,真是又一个大材小用,可惜了。房子背后种上几颗竹子,那一定可以:竹露听轻响,明月照弹琴了。竹子可是四君子之一呀,筛风弄月,潇洒一生,也不知道多少文人墨客赞美了它。用竹子装饰屋外四周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哦。至于经济上可以用来做竹别墅,竹廊,竹家具,清新干净、典雅。尤其是竹家具里的躺椅肯定特别舒服,尤其是夏天,是消夏的必备器具呀,不知道有多么爽快呢,不过现在时节有一把躺椅也不错,躺椅放在门前,椅子旁边放一茶几,上面放有果盘,也有茶水,咖啡,随手可及,吹吹晚风,晒晒太阳,一定非常惬意。嗯也可以做摇椅,摇椅上下律动,摇啊摇,摇来一片闲适。

    卧的久了,身子骨都懒的动了,杨帆极力爬起来,收紧一下皮带,挽起袖子,抄起镰刀,噼里啪啦砍倒一大片竹子,哼着小曲慢吞吞地削去竹子尾巴枝节,捆了一捆,掂量掂量,不见多少重量,又去砍倒一大片,弄成了另外一捆,合成一担挑。

    小涛在旁边看的目瞪口呆,不知道杨帆又整什么稀奇古怪的事了,砍伐这么多竹子,会有什么用呢?

    杨帆拍了拍手,抹去头上的竹叶,把竹子丢在一边,去放牛了,竹子反正也没有人要。

    该换个地方了,穿过栗子林就是山脚了,杨帆的自留地就在山脚下泉水的边上,山脚里却也有几水稻亩田的,依靠泉水浇灌。泉水流量不大,但是从来没有干涸过,四季汩汩地流淌着,弹奏水的音乐。

    杨帆望了望头上的栗子,这农村叫做板栗,正是这个季节成熟,由于这片栗子林有了些年份,后来疏于管理,结的果实越来越少,逐渐变成无主之物了,听说明年要分树到户,砍伐了做柴烧掉,土地换种别的果树或者经济林木。村里相应党的号召,退耕还林了许多田地,不过大多数是贫瘠的土地。虽然栗子结果不多,但是聊胜于无吗,杨帆仰头搜寻着栗子的踪迹。

    小涛眼睛特别贼,大声嚷嚷,这里有一个板栗,那里有一个板栗,不一会儿就找出了许多板栗来。小涛兴奋是兴奋,但是爬不上树,望着高高在上插入云天的板栗,嘴馋的流口水,却也徒呼奈何。

    杨帆笑着看小涛大呼小叫,却又眼巴巴地望着他,希望他拿主意。叹了口气,现在的孩子聪敏是聪敏,但是一些农村情趣的技能都丢失了,比如爬树掏鸟窝,下河摸鱼,估计他们成天呆在家里看电视,哎,万恶的言情剧呀。

    杨帆问道:“你有弹弓吗?”

    小涛拿出弹弓递到杨帆的手里。这个还是有的,让杨帆小小的满意了下,心说孺子可教。弹弓是铁制的,一看就知道是在市场上买的,而杨帆的童年玩耍的弹弓都是自己做的,找一个较好树丫子,搞一双胶带,一块布就能制成了,那时候的少年弹弓技法特高,说打那就打那,百发百中无虚弦,不知道小涛的怎么样,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