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二十三章 清修(三)

竺的历史体系完全被佛教体系渗透,整个史料类的东西都变成了神话故事。若天竺的诸位国王真的那么神通广大,那么法力无边的话,早都统治地球,君临宇宙了。又怎么会先被大食打的几乎亡国灭种,后被区区英国统治近百年呢?由此可见,其国其史,就没一句真话啊

    佛教被引入中原是汉朝时候的事儿,先是从西域胡商哪儿传,一路传到了中原腹地。但是直到唐朝初年,佛教的地位也还不高,虽然有些号称高僧的人物,但总体来说还没有超越儒道两家的本事。一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一家独大,佛教没机会大力发展。二来当时传入中原的佛教文化并没有系统化的分类。**之类的东西注解偏疏不全,大家认知度不高。三来战乱不断,活下去都成问题,谁还有心情伺候佛爷?

    若说真正让佛教扎根入主的罪魁祸首,当属玄奘唐初百废待兴,人心思定。这货就号称去西天取经,结果在天竺留学经年后,系统化的学习了佛教思想理念,深明佛教教义后,背着大量经书回唐。

    结果跟李大帝几番长谈之后,勾起了李大帝的兴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于是系统化的佛教理念在中原大地成型了,而佛教在有唐一朝,迎来了自己的黄金发展期。

    佛教跟道教之间,从汉朝起就针锋相对,水火不容,这恩怨一牵扯就牵扯远了。

    如今李淳风身为大唐太史令,本土道教的巨头之一,这是何等的精明,立马就嗅出了危机。所以才会有与玄奘激辩事儿发生。

    可本土道教,呃……如今还不能称之为教,只能称之为道家。从整体上来讲就有点儿让人恨铁不成钢了。

    先不说别的,就说说道家的核心思想----“出世”简单点儿说就是逃里尘世。“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人人各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你说那个统治阶级会喜欢这样的思想?为什么要成为皇帝?还不是就为了万人之上的权利,和享受这种权利带来的快感?可到了道家手里,没了全没了大家都老死不相往来了,你统治谁去?相对于佛教的教义,哪个更能让统治阶层喜欢,自然不言而喻。

    其次,佛教已经有了自己相对完整的体系,谎话说一万遍都能成真理,更别说已经发展了几百年,吹牛都吹成本能的佛教了。可道家呢?说难听点儿,如今还真没啥完整的体系。道士们各自为阵,你炼你的丹,我练我的气,各个都往所谓名山大川这种没人的地方跑,还生怕被人找着。你说这各忙各的,都求的是自己的长生得道,你说谁有工夫去整理啥体系什么的?道书最早集结成“藏”的,是在唐开元年间。那时候佛教势大,道门凋零,若是再无举措的话,怕是就此绝了道统,所以道士们才开始编纂《开元道藏》。可惜,咱华夏人吹牛的本事没印度阿三厉害,想吹却不知道怎么吹,所以还是落了下风。

    最后,群众基础。佛教讲究的是大开方便之门,有文化,没文化,不管是干啥的,只要入教,那都能修行。哪怕是个屠夫,都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教的教义本就是针对社会底层人士们去的。)可道家呢?讲究法传有缘。一个老道能收上五六个徒弟的,那都属于高产有的老道一辈子也不见得能传一个徒弟。你说,这个怎么比?

    如今这情况,如同一个大学本科骗子专业毕业的,跟一个幼儿园都没毕业的比怎么骗人。加上玄奘和尚那可是号称能舌灿莲花的主儿,当年在天竺的时候,用外语都能给当地和尚说蔫了的,更别说回唐之后,使用母语了不是。人家李淳风能跟玄奘和尚激辩,仅仅是只落下风,那都是了不起的本事换了我,冒冒失失上去,估计两句话一说就撞墙死去了。

    一个人闷头在房间里踱步,虽然答应了袁天罡跟李淳风,但是这活儿他不是我擅长的,怎么干还真没套路。这咋办呢?篡改道家教义,编纂道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