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章 商议

    夫人任命我为威武将军领通、杞、陈留和开封四地留之后顾不得鞍马劳顿高原立即招集军中主要干部将这个好消息同他们说了。

    的确这是一个好得不能再好的消息。

    现在的闯军已经南下南阳陈留东面是黄泛区北面是黄河天堑、南面是山区东面又有高一功虽然活动范围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之中。但四面都没有敌人正可静下心来展壮大自己。

    说起来也是运气黄河决堤之后陈留不但没受灾反因为有这条大河在境内流过带来了充沛的水量灌溉取水极其方便。在后世这三县一城也是河南的主要粮产地境内都是开阔平原人口极多市井繁华。

    陈留现在有八万多人口补种的秋粮长势极好如果不出意外再苦苦挨上两个月就有新粮入仓。同时通过前一段时间的人口普查高原现通许那边也有三万多人口而杞县也有人口两万。两地的土地也有补种毕竟活着的人也是要吃饭的。如此一来高原军所能控制的人口已经达到十四万之巨。

    这数字听起来不少其实根本就不算什么。盛世时河南一个普通上县就有十来万人口更别说开封一城就有三十来万人口。而现在三县一府合在一起才十四万可见战争对人口的消耗到了一个何等骇人地程度。

    前一段时间。高原曾经去通许和杞县招募过流民骑马跑了半天居然没看到一个人。后来见战事已经平息逃亡在外的百姓这才6续回家。

    高原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政治能人要想结束这个乱世只能依靠军事手段而打仗打的不过是人和钱粮。人口问题一时无法解决而粮食问题看现在的情形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不过这明末的气候也是非常糟糕的。你说不准哪一天又来一场大灾谁也不敢打包票。就高原所知道的知识明朝末年的天灾连续不断先后达十多年之久也就是说未来几年整个北方粮食问题依旧存在。

    好在土地实在太多大不了来个广种薄收只有有得赚就成。

    “恭喜将军我们总算有一个安身之地了。”荀宗文难得地笑了笑。

    “我对地方政务不是太懂。日后还得请荀先生多担待些。”高原一拱手“未来半年陈留应该没有任何战事我的主要精力还要放在军队整训上面。”现在的陈留军已经膨胀到五千之巨。其中地骨干还是荀宗文带出的那批辎重兵和王、黄两家的青壮。兵力是增加了但战斗力却急剧下降现在若有战事根本就不能拉上战场。

    荀宗文点点头说:“我的本意是想去训练新兵的有将军在那是最好不过。地方政治在用人老实说。我陈留不缺敢战勇士但识文断字的官吏却是极少。我以前的学生都带过来了那些人写写算算还可以但要独立处理一县一乡事务却力有未逮。”

    “莫清识字他当过和尚。”一直闷着头的应保突然冒出这么一句。

    应保也是运气黄河决堤时被刘宗敏捆住也让他从大水中拣了一条性命。同时回来的还有堤坝上的二十来人这可都是高原军地精锐。这二十来人的归来让高原欢喜异常立即将他们充实到部队当中担任低级军官。如此一来。朱家寨高原军一共来回了将近三十人。有这批骨干在高原日后整军也少了许多麻烦。

    应保以前一直都做高原的亲兵队长。是个话少嘴严地人。他也很想回高原身边来。可自从莫清来了之后他就被下派到部队做了军官。这让他很不开心。现在听荀先生这么一说立即插话。

    莫清也是个官迷见王涛等人在下面做了千夫长威风八面心中也是羡慕早琢磨着什么时候也下部队去。可现在听应保的意思是想将自己弄到地方上去做文吏心中恼火怒道;“谁他妈想下地方去?应保再胡说老子揍你。”

    不理二人的胡闹高原对荀宗文道:“你那批学生虽然能力欠缺可这人谁是一生下来就出类拔萃的在哪山唱哪歌

    锻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