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四章 长夜(三)

    “该死的儒家流毒真是害人呀!”高原心中突然有些悲伤毫无疑问这些不惜以命赴国难的文官是这个时代的精英对那群人他一直都很尊敬。可无论怎么说他高原是逆贼为正统所不容。

    心中粗鲁地骂了一句:“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他们要死由他自己去。”可那群舍身取义却要带上全家人口这就让高原无法容忍了。陈留军进北京之后军纪极好可以说与民秋毫无犯。可就这样还是得不到他们的认同。

    走出大殿看着地下一千三百多个正在狼吞虎咽进食的官员高原叹息一声“都是纱帽纱帽和纱帽怎么如此不同?”

    身边的徐以显冷笑一声:“此等纱帽本是鄙物。”

    高原奇怪地问:“明朝开科取士制度周备为了到了现在却没有人报效反争先恐后地投降?”说起来科举制度到明朝也算是制度完备算是寒门士子改变人生的一条光明大道。也是因为科举的出现中国的政治制度才又唐朝之前的门阀把握政权转变为士大夫治天下的格局。算是现代文官制度的先河公平而完美。

    高原甚至想过一但在北京建立新政权也开个恩科收拢天下士子之心。

    可他没想到徐以显以前也是个落地秀才属于对社会不满的一分子对科举制度自然是恨之入骨他继续冷笑着说:“明朝国政误在制科循资格所以到了国破之时鲜见忠义之臣。”

    “这却是为何?”

    徐以显回答说:“满朝公卿哪一个不享朝廷高爵厚禄以至于一旦国家有难各思自保。那些做官不久的人就会说我这功名实非容易。二十年辛苦寒窗才博得一顶乌纱帽一事未成哪有即死之理?这说明科举之不得人也。

    而那些老臣则又说我官员居极品实非易事二十年仕途小心翼翼才熬到这一地位。大臣又非我一人我即独死无益!这说明资格不得人也。

    这两种人都认为功名是自己苦熬而得所以全无感激朝廷之意也难怪他们会弃旧事新而漫不相关。可见如此用人本来就不显朝廷待士之恩。而朝廷则责其报效。不是痴人说梦吗?

    而那些依仗权势通过情面而被提拔的官员骄慢贪婪孝悌尚且不能怎能指望他们的效忠?既然为提拔而花了本钱自然要捞钱盈利。哪里还能顾得上忠义?

    这就是朝廷取士的大弊端也。”

    所完话徐以显还在不住冷笑。

    高原摇头:“老徐你看问题偏激了。至于如何取士以后再讨论我找你来就是想问问明天怎么打皇城?”

    徐以显回答说:“根本就不用打只要围住就成。依在下看来如果真打进去抓住了皇帝却是个麻烦。能不成还杀了他不成?”

    高原点头一笑问:“你的意思是?”

    徐以显说:“我军的口号是请君侧若皇帝真厚着脸皮出来投降我们也不好杀了。另立新君吧崇祯皇帝怎么办?最好的法子是围而不打。逼他自己……”徐以显面色一白毕竟讨论一个皇帝地死活对他来说还是一件很震撼的事情。

    高原却无所谓的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以崇祯皇帝刚烈的性子。逃又逃不掉降却不能降也只有自杀一条路可走了。”

    徐以显默然无语。

    高原继续说:“等皇帝一死我等自可大摇大摆地走进皇宫去这事还真有点简单。呵呵不急等着吧。对了吴襄抓到没有?”

    “据莫清回禀。已经抓到。”

    “很好。善待之将来可用他招降关宁军。”

    “万岁。万岁!”王承恩喊了几声。

    全文字版小说阅读更新更快尽在支持文学支持!崇祯皇帝还将头埋在如山的文牍中但心思却不知道飘到什么地方去了听王公公喊这才抬起迷茫的眼神突然呆板地一笑话题却扯到另外一件事上面去了“对了承恩国库已经空虚若斯联是不是该道圣旨让京中各部大员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