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零一章至第一百一十章

并不是因为他很强相反正是因为胡惟庸对朱元璋的威胁小所以朱元璋才让胡惟庸成为了胜利者。而愚蠢的胡惟庸并不了解这一点。

    于是在打垮刘基后胡惟庸越猖狂他贪污受贿排挤任何不服从他的人甚至敢于挑战朱元璋的权力私自截留下属的奏章官员升降处决犯人都不经过朱元璋的批准。

    洪武六年(1373)胡惟庸挤走了另一个丞相汪广洋独揽丞相大权并掌权七年之久。

    但让人费解的是朱元璋却对胡惟庸的犯上行为无任何表示这是很不寻常的。

    朱元璋是一个权力**极强的人他自血火之中奋战而出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人才李善长仅仅是稍微独断专行了些就被他勒令退休胡惟庸何许人也?即无军功也无政绩居然敢如此放肆!

    这就实在让人不解了很多的历史资料上记载了种种胡惟庸不法及朱元璋置之不理的故事并由此推断出胡惟庸罪有应得朱元璋正当防卫的结论。

    当我们揭开事实的表象分析其中的本质时就会现大有文章。

    历史上著名的郑庄公一直不为其母亲所喜爱他的弟弟也仗着母亲的溺爱向他提出种种不合理的要求而郑庄公总是满足他直到最后他的弟弟企图谋反郑庄公才出兵灭掉了他的弟弟。

    后人往往以为郑庄公仁至义尽传为美谈可是也有人指出郑庄公是真正的伪君子是想要他弟弟的命才纵容他的不法。

    当我们深刻理解了这个故事后对朱元璋的这种反常举动就会有一个清晰的结论----这是一个阴谋。

    这个阴谋在不同的语言方式中有不同的说法成语是欲擒故纵学名叫捧杀俗语是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用小兵张嘎的话来说是别看今天闹得欢当心将来拉清单

    但我们还有一个疑问对付一个小小的胡惟庸朱元璋需要动这么多脑筋要忍耐他七年之久吗?

    不错只要我们仔细的分析历史就会现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真正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

    [1o3]

    朱元璋甘愿忍受胡惟庸的专横让这个跳梁小丑尽情表演套用围棋里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不为小利必有大谋他经历如此多的磨难陈友谅、张士诚、王保保这些当世豪杰都不是他的对手何况小小的胡惟庸!

    他这样委屈自己只因他的目标对手太过强大这个对手并不是李善长也不是淮西集团而是胡惟庸身后那延续了上千年的丞相制度。

    自从朱元璋当皇帝后他一直都觉得这个制度过于限制他的权力他一向认为自己的天下是靠他的能力争来的偏偏有人要来分权真是岂有此理!

    但是这个制度已经有了很多年的历史无论是大臣还是一般的百姓都认为丞相是必不可少的。要废除这个制度必须有一个充分的理由而胡惟庸这样无德之人的任意妄为正好可以为他提供一个借口。

    他静静的注视着胡惟庸等待着机会的到来。

    胡惟庸的对策

    胡惟庸虽然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但他并不笨。随着自己行为的一步步出格他对朱元璋的畏惧也越来越大。然而朱元璋却并不对他下手这让他有了不祥的预感他还是比较了解朱元璋的这个人要么不做要么就做绝从不妥协。

    在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后胡惟庸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对策那就是拉人下水。

    在他看来要想不被朱元璋杀掉必须保证有足够的人与他站在同一边。所谓法不责众你朱元璋总不能把大臣都一网打尽吧。

    至于手段也是比较简单的先找好对象然后封官许愿大家一起吃个饭沐个浴然后搞点娱乐节目情感交融之后找一个双方都关注的话题谈话这期间是要投入点感情的如果谈话中能流下点真诚的泪水那么效果会更好。

    这一套下来双方就成了铁兄弟然后就是结盟

    -->>(第2/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