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九十一至第三百章


    传奇在郑和之前历史上有过无数的王侯将相在他之后还会有很多但郑和只有一个。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梁启

    下面就让我们来介绍这位伟大航海家波澜壮阔的一生。

    郑和洪武四年(1371)出生原名马三保云南人自小聪明好学更为难得的是他从小就对航海有着浓厚的兴趣按说在当时的中国

    航海并不是什么热门学科而且云南也不是出海之地为什么郑和会喜欢航海呢?

    这是因为郑和是一名虔诚的伊斯兰教徒他的祖父和父亲都信奉伊斯兰教而所有的伊斯兰教徒心底都有着一个最大的愿望----去圣城麦加朝

    圣。

    [293]

    去麦加朝圣是全世界伊斯兰教徒的最大愿望居住在麦加的教徒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可以时刻仰望圣地但对于当时的郑和来说这实在是

    一件极为不易的事情。麦加就在今天的沙特阿拉伯境内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地图上把麦加和云南连起来再乘以比例尺就知道有多远了。

    不过好在他的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差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经去过麦加在郑和小时候他的父亲经常对他讲述那朝圣途中破浪远航、跋山涉水

    的惊险经历和万里之外、异国他乡的奇人异事。这些都深深的影响了郑和。

    也正是因此幼年的郑和与他同龄的那些孩子并不一样他没有坐在书桌前日复一日的背诵圣贤之言以求将来图个功名而是努力锻炼身体

    学习与航海有关的知识因为在他的心中有着这样一个信念:有朝一日必定乘风破浪朝圣麦加。

    如果他的一生就这么展下去也许在十余年后他就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完成一个平凡的伊斯兰教徒的夙愿然后平凡地生活下去。

    可是某些人注定是不会平凡地度过一生的伟大的使命和事业似乎必定要由这些被上天选中的人去完成即使有时是以十分残忍的方式。

    洪武十四年(1381)傅友德、蓝玉奉朱元璋之命令远征云南明军势如破竹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平定了云南全境正是这次远征改变了郑

    和的命运。顺便提一句在这次战役中明军中的一名将领戚祥阵亡他的牺牲为自己的家族换来了世袭武职改变了自己家族的命运从此

    他的子孙代代习武。这位戚祥只是个无名之辈之所以这里要特意提到他是因为他有一个十分争气的后代子孙----戚继光。

    历史真是让人难以捉摸啊。

    对于明朝政府和朱元璋来说这不过是无数次远征中的一次但对于郑和而言这次远征是他人生的转折痛苦而未知的转折。

    战后很多儿童成为了战俘按说战俘就战俘吧拉去干苦力也就是了可当时对待儿童战俘有一个极为残忍的惯例----阉割。

    这种惯例的目的不言而喻也实在让人不忍多说而年仅11岁的马三保正是这些不幸孩子中的一员。

    我们不难想象当年马三保的痛苦无数的梦想似乎都已经离他而去了但历史已经无数次地告诉我们悲剧的开端往往也是荣耀的起点。

    悲剧还是荣耀只取决于你取决于你是否坚强。

    [294]

    从此这个年仅十一岁的少年开始跟随明军征战四方北方的风雪、大漠的黄沙处处都留下了他的痕迹以他的年龄本应在家玩耍、嬉戏

    却突然变成了战争中的一员在那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战场上飞奔。刀剑和长枪代替了木马和玩偶在军营里没有人会把他当孩子看

    也不会有人去照顾和看护他在战争中谁也不能保证明天还能活下来所以唯一可以照顾他的就是他自己。

    可是一个十一岁的孩子怎么能照顾自己呢?

    我们无法想象当年的

    -->>(第2/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