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871-880

倭人为寇是为倭寇。

    但恶劣的品行并不能否定他们的战斗力且不说这帮人的武艺和战术水平单说人家冒着掉进海里喂鱼的危险跑上千里路来抢劫就能充分说明他们的犯罪决心和毅力。

    而与倭寇相比张总督手下的大都是浙江、山东等经济达地带的兵他们当兵是为了混碗饭吃就算不当兵还能种田犯不着去拼命。

    于是张经决定调狼土兵进入浙江抗击倭寇。

    这个决定为他赢得了暂时的胜利却永远地送了他的命。张经万万没有想到就在他费尽心力调兵遣将的时候赵文华已经设计好了一个圈套准备将他致于死地。

    张总督久经官场并不是个善茬上任一年多来他已在当地安插了自己的亲信而对于赵文华他也安排了专人监视总而言之整个浙江已然成了他的地盘。

    然而就在这样的环境下赵文华依然找到了一个盟友这个人的名字叫胡宗宪。

    胡宗宪字汝贞徽州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

    胡宗宪的考试成绩很一般运气却不错他没能选上庶吉士分配到地方当了县官不久后因年度考核优良升为御史巡视宣府、大同。

    之所以说他运气好是因为在明代朝廷御史是个不错的行当以骂人为主业天不怕地不怕想骂谁就骂谁如果运气好摸准了政治方向骂对了人没准还能官运亨通一飞冲天。

    不过胡宗宪的这份御史工作却有点特殊因为宣府和大同是当时的军事前线刀光剑影呆在这的都是些粗人武夫如果胡乱告状没准晚上就被人趁黑给剁了。

    于是胡宗宪在那里老老实实地啃了几年干粮这段经历最终成就了他因为正是在那个地方这位安静的御史开始进入另一个新奇的领域----兵法。

    在血肉横飞生死悬于一线的战场胡宗宪懂得了战争的法则而蒙古骑兵烧杀抢掠、难民家破人亡、哭天抢地的惨象也让他了解了战争的残酷。

    在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后那个曾经喋喋不休、满口圣人之言的书呆子已然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实用主义者。

    因为在边关表现良好胡宗宪奉调前往浙江担任浙江巡按似乎是为了考验他的能力就在他离开这里之前上天给他安排了一次毕业考试。

    当时驻守大同的左卫军突然接到谕令命令他们即刻转移驻防至阳和一带事实证明这是个一道要人命的谕令。

    大同已经是前线了而阳和不但更为靠前且条件极其艰苦当兵的过得苦好不容易在当地安个家转眼间又要妻离子散自然是打死不搬。

    可是命令不能不执行于是大伙一合计索性闹事不干了哗变!

    这下子问题严重了情况报到大同参将那里开会征集意见:这事怎么解决谁去解决?

    没人应声。

    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个级黑锅这不是农民起义而是士兵哗变全部都是抄家伙的职业打手也不讲道理要是跑去谈判十有**就把自己捐给了国家(学名是为国捐躯)。

    但如果放任不管这帮人万一成了叛军知根知底带着蒙古人回来抢劫麻烦就大了所以黑锅总得背具体说来是总得有人去背可是谁也不背。

    这时胡宗宪站了出来他说:我去。

    参将大喜问:你要带多少人?

    胡宗宪答:不用我一个人去。

    在短暂的目瞪口呆鸦雀无声之后大家集体起立走到营帐外热情地为勇敢的胡御史送别感谢他牺牲小我成全大家的背锅精神。

    胡宗宪不是白痴也没有背黑锅的嗜好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只是因为他有十足的把握。

    他一个人骑着马跑到了哗变士兵的营地对那些手持兵器、情绪激动的人们说了几句话奇迹就生了士兵们停止了吵闹安静地回到了自己的营帐。

    当大家再次看到胡宗宪时都极为惊

    -->>(第2/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