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1495-1502

    叶向高正是认识到这一点,才认定,单凭这封奏疏,是无法解决魏忠贤的.

    而东林党里的另一位明白人黄尊素,事后也问过这样一个问题:

    清君侧者必有内援,杨公有乎?

    这意思是,你要搞定皇帝身边的人,必须要有内应,当然没内应也行,像当年猛人朱棣,带几万人跟皇帝死磕,一直打到京城,想杀谁杀谁.

    杨涟没有,所以不行.

    但他依然充满自信,因为奏疏在社会上引起的强烈反响和广大声势让他相信:真理和正义是站在他这边的.

    但是实力,并不在他的一边.

    奏疏送上后的第五天,事情开始脱离杨涟的轨道,走上了叶向高预言的道路.

    底线

    焦头烂额的魏忠贤几乎绝望了,面对如潮水涌来的攻击,他束手无策,无奈之下,他只能跑去求内阁大臣,东林党人韩旷,希望他手下留情.

    韩旷给他的答复是:没有答复.

    [1497]

    这位东林党内除叶向高外的最高级别干部,对于魏公公的请求,毫无回应,别说赞成,连拒绝都没有.

    如此的态度让魏忠贤深信,如果不久之后自己被拉出去干掉,往尸体上吐唾沫的人群行列中,此人应该排在头几名.

    与韩旷不同,叶向高倒还比较温柔.他曾表示,对魏忠贤无须赶尽杀绝,能让他消停下来,洗手不干,也就罢了.

    这个观点后来被许多的史书引用,来说明叶向高那卑劣的投降主义和悲观主义思想,甚至还有些人把叶先生列入了阉党的行列.

    凡持此种观点者,皆为站着说话不腰疼、啃着馒头看窝头之流.

    因为就当时局势而言,叶向高说无须赶尽杀绝,那只是客气客气的,实际上,压根就无法赶尽杀绝.

    事情的下一步展完美地印证了这一点.

    在被无情地拒绝后,魏忠贤丢掉了所有的幻想,他终于明白,对于自己的胡作非为,东林党人是无法容忍,也无法接纳的.

    正邪不能共存,那么好吧,我将把所有的一切,都拉入黑暗之中.

    魏忠贤立即找到了另一个人,一个能够改变一切的人.

    在皇帝的面前,魏忠贤表现得相当悲痛,一进去就哭,一边哭一边说:

    现在外面有人要害我,而且还要害皇上,我无法承担重任,请皇上免去我的职务吧.

    这种混淆是非,拉皇帝下水的伎俩,虽然并不高明,却比较实用,是魏公公的必备招数.

    面对着痛哭流涕的魏忠贤,天启皇帝只说了一句话,就打乱了魏公公的所有部署:

    听说有人弹劾你,是怎么回事?

    听到这句话时,魏忠贤知道,完蛋了.他压住杨涟的奏疏,煞费苦心封锁消息,这木匠还是知道了.

    对于朱木匠,魏忠贤还是比较了解的,虽不管事,绝不白痴,事到如今不说真话是不行了.

    于是他承认了奏疏的存在,并顺道沉重地控诉了对方的污蔑.

    但皇帝陛下似乎不太关心魏公公的痛苦,只说了一句话:

    奏疏在哪里,拿来给我!

    这句话再次把魏公公推入了深渊.因为在那封奏疏上,杨涟列举了很多内容,比如迫害后宫嫔妃,甚至害死怀有身孕的妃子,以及私自操练兵马(内操),图谋不轨等等.

    [1498]

    贪污受贿,皇帝可以不管,坑皇帝的老婆,抢皇帝的座位,皇帝就生气了.

    更何况这些事,他确实也干过,只要皇帝知道,一查就一个准.

    奏疏拿来了,就在魏忠贤的意志即将崩溃的时候,他听到了皇帝陛下的指示: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