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3章敲门砖

伟大的城市,随着又一场浩劫的临近,竟被笼罩在仓惶不安的气氛当中。

    携家带口的平民们正在军队的引导下离开城区,尽管不至于出现大面积的混乱,可女人的抽泣、孩童的啼哭以及不断鸣响的汽车喇叭声都让人感到异样的烦躁。一队队希腊军队或者英联邦军队的士兵在军官带领下列队走过,脸上的表情看似沉稳,可步枪在他们肩膀上是那样的沉重,”

    希腊城外,数以万计的青壮年埋头挖设防御工事。他们中有的来自附近的乡村和城镇,被政府动员前来协助军队作战;有的,是几月立前才加入希腊军队的,白净的导掌点怀找不到老刮:骡战争的好奇已经悄然演变成了失望和恐惧;有的,心中惦挂着仍在英国本土的亲人们,只盼着德国人能够像他们宣传的那样对英国平民秋毫无犯;这里还有一些人从出生到长大都活在距此千里的美洲和大洋洲,那里宁静、祥和,看不到战火硝烟,听不到爆炸的轰鸣声,但为了宗主国的尊严与利益,他们抱着各种心态扛起枪奔赴陌生的战场,去和空前强大的敌人抗衡值得或者不值的。那要每个人自己去衡量!

    “这玩意儿能挡住德国坦克?”

    在一座略微凸起的小山丘上,一名穿背带裤、手柱锄头的希腊青年用一种质疑的眼光看着一队英军士兵将外表稍显简陋的火炮推进他们刚刚挖设好的掩体之中,只将比拳头大不了多少的炮口露在外面。

    尽管对方的英语说得很是蹙脚,身材高大、留着络腮胡子的英军士官还是听懂了,他嘴里叼着一根烟,那轮圆的胳膊看起来格外有力。

    “你觉得我们挡不住德国人的进攻?”

    “我当然希望德国人在这里吃到苦头,但听说他们很厉害,在欧州还没有找到对手!”这希腊小伙子长相还算清秀,上唇留着几根自然生长的胡须,单纯的眼神中有些茫然的成分。也许对于平民来说,战争失利还不至于堕入世界末日一英国人几乎丢掉了本土,不也还活得好好的?

    “嘿,再厉害也是有的点的!你知道这门炮干掉过多少法西斯?”粗壮的英军士官指着炮盾前方那些白色的坦克和装甲车图标,一一数着说:“在萨尔乌,两辆;在康斯坦德。三辆;在索尔卡山,一辆”

    “得了!”希腊青年突然嗤之以鼻地说,“那些都是意大利人的吧!我是说德国坦克,德国的!”最后这叮,“德国的”格外加重了语气,引得周围几个英军炮手都投来惊诧的目光。

    英军士官一愣,然后看似胸有成竹地说:“会有的,很快就会有的!每击毁一辆德国坦克,我就在这里画上一辆!等帮你们赶跑了德国人。这上面就已经画满了!”

    希腊青年撇了撇嘴,表情中的轻蔑成分并没有减少。

    一方面,是对敌人的敬畏。

    一方面,是对盟友的质疑。

    尽管情绪普遍不高,但希腊人的劳动效率还是值得称赞的。飞扬的尘土中,一条弧形的防线出现在了希腊城外,英军士兵们开始在战壕前方拉起铁丝网,虽说这些障碍物根本不能减缓德军坦克的前进步伐。至少可以给德军步兵们造成一些麻烦,而在一些靠近道路的田野中。英军士兵们也开始小心翼翼地布设地雷了。

    “听说推进到格拉维亚的德军部队已经有半天没有挪动了!他们的油料供应不上了!”休息的时候,一名尖下巴的英国上尉带着自己的勤务兵前来巡视,并且给自己的同僚们带来了前线的最新战况。

    对于上尉那幸灾乐祸的口吻。身材健硕的士官显然并不认同,他一反先前在希腊人面前的自信姿态。忧心仲仲地说:“长官,在这样开阔的地形上打防御战”还不如退守城区,毕竟德国人掌握着制空权!”

    “这不是你我能够决定的!”少尉无奈地抽着烟,须臾,低声说道:“希腊人宁愿向德国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