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十六章

    翰林院者在银台门内重廊之后盖天下以艺能伎术见召者之所聚也。

    自栖凤阁陛辞而出的新任翰林承旨崔大人深吸了一口气后怀着几丝朝圣的忐忑当然也有一丝不得不为的无奈施施然往银台门而去。

    翰林苑自它正式被作为一个独立机构设立的那一刻起便已经成为历代文人们孜孜以求的梦想所在御用词臣、散淡清贵。可以说这是一个最切近于古典文人心性的职缺尤其是崔破将要到达的这一个翰苑更曾经因为一个人的存在而永远得以名垂青史魅力恒存。

    约三十年前一个“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弱冠少年长剑狂歌的走出僻远的碎叶城在遍游大唐秀美山川历安6十年侨居后这个山与水的精灵这个道儒文化浸润出的完美结晶最终凭借这他那绝世才华走进了银台门走进了翰林苑从而成为大唐有史以来最名副其实的“翰林供奉”。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朝自称臣是酒中仙。”杜子美的这一《酒中八仙歌》无疑是深知“谪仙人”的这位生于酒成于酒最终又亡于酒的不世之才正是凭借着手中的觥觥琼浆于翰林供奉任上谱写出了无数不似人间所有的诗篇。

    当他被同样风流冠于群帝的玄宗陛下“赐金还乡”离开翰林苑后似乎翰苑之内所有灵气也随之被全数携去。而当这位一生活于梦中的谪仙人归位仙班之后似乎更是将大唐所有的诗酒风流也消弭的干净他的存在固然是盛世唐朝的一个标志他的走也无可奈何的昭示着辉煌地陨落从此大唐也就再没有了慷慨飘逸的盛世放歌有的只是一群悲苦穷困的诗人们对繁华不再的再三浅吟低唱!!!

    当崔破的脑海中浮现出这样的一幕一幕时立身于御笔所题“翰林苑”牌匾下的他不禁又更添了几分肃穆。心思纷飞流转良久再长长地吁出一口气后新任的翰林承旨大人迈开他朝圣般的步伐缓缓向这个梦一般的所在走去。

    梦想与现实之间总是有太多的差距……

    据说是一位哲人穿过照壁入眼处皆是满目荒凉虽然有几株百年老树绿意频然则这丝丝生机却全然掩饰不住庭院中的衰瑟破败气息庭院两旁的八个硕大花缸。其中有五个已然是残缺不全更兼院中铺地青石间茁壮而的青草若非崔破确信无疑进入的就是翰林苑他简直就要以为自己一个冒然之间错入了那一个为主人废弃的庄园。

    “这就是翰林苑……”坦率而言眼前的情景将第一次到职理事的崔大人打击得不轻在他那最瑰丽的梦中始终坚信着眼前应该是一个百花怒放、绿意葱笼地所在个个飘逸出尘的士子们长衫飘飘不沾一丝烟火气的或持锺、或品茗的散于各处对月伤怀感花溅泪然而……

    一个自小持有的梦想被这样无情的敲碎。崔大人有很长时间都回不过神来。只是保持着第一眼见到这一切的姿势呆呆傻不已。

    不合他这副诡异的模样正被一个被文卷折腾的不堪其烦正出来透气的翰林见着。这位正值壮年却为“肩周炎、腰锥肩盘突出”等顽症而苦的翰林才子。在细细的打量了崔破的官服及风仪之后当即“嗖”的一声又钻了回去。

    随即便是正堂之中响起的一片胡凳挪动声而后在崔大人刚刚回过神来之际便见一群着绿色官服的翰林们在一个白须老者的带领下鱼贯而出。

    “未知崔大人到来下官等有失远迎还请宽恕我等怠慢上官之罪。”远远还在三步远近那白须老者已是朗声开言道。

    纵然崔破从不曾到过此地但于眼前的这个生于武后朝。曾与王摩诘等人诗酒唱和的老者也实在是闻名已久了当下丝毫不敢托大地哈哈一笑疾步上前虚扶道:“钱夫子身为‘十才子’之晚生后学当年也是吟着夫子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青峰’开始习诗的今日有缘一见又如何能当得夫子如此大礼?”

    钱起见如今这位正当令的翰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