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九章 战前

责保护国公,一定要拿出十二分的精神来,若国公有什么闪失,本将军砍了你们的头!”

    李潜被柴勇一顿呵斥,不好再辩解,只得领命回来。

    柴勇见李潜走时有些沮丧,心里也有些歉疚。刚才他之所以会火大,完全是因为赵振国队里的其他人遭遇吐谷浑小股游骑,可结果却与李潜等人的战果完全不一样。不仅一个俘虏没抓到,还折损了不少兵马,让他在何七和李五郎面前大为丢脸。丢面子倒是其次,关键是赵振国麾下的战力折损了一半多,明日根本当不得大用了。这如何能让柴勇心情好?

    亲兵营的士卒与其他营的不同。每个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兵,是军队里难得的财富。说句不好听的话,其他营里的十个士卒也比不上亲兵营里的一个亲兵。

    柴勇叹了一声,暗忖,改日有机会再抚慰下李潜,莫让他因此而灰心。毕竟自己不久前才和他说过,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都可以说。现在李潜提出了疑问,自己却当头浇了盆冷水,实在过意不去。

    柴勇进了大帐,向柴绍回禀完毕。柴绍听了点点头,忽然问道:“刚才你在帐外与谁说话?”

    柴勇便将李潜所说的一字不漏的转述给了柴绍。柴绍听了面露微笑,道:“这小子脑子倒也不笨。嗯,你忙去吧,明日少不得有场恶战。今晚要养精蓄锐才好。”

    柴勇拱手道:“末将告退。国公您也要保重身体。”

    柴绍一笑,道:“莫不是你心里有话不敢说,才拐弯抹角的提醒我?”

    柴勇脸色一红,没敢接话茬。

    柴绍道:“你我本是兄弟,你又跟了我多年。有什么话不能直说?”

    柴勇楞了楞,一咬牙道:“请国公恕罪。末将,末将的确有话要说。”

    柴绍道:“直说无妨。”

    “末将听到些风言风语。说公主新丧,国公却日日有侍姬相伴,而且行军也不忘带着侍姬,全然不顾军纪。末将以为这样会对国公造成不利影响,所以才斗胆进言。”

    柴绍听了面色如常,道:“侍姬一事的确是事实。不过,这些平阳生前便已知道,她并未过问,别人嚼舌头就让他们嚼去吧。至于平阳新丧,难道本官就不伤心吗?青儿翠儿是平阳生前最喜欢的两名侍姬,本官看到她们就象看到了平阳一样。”

    柴绍说到这便沉默了,眼中流露出淡淡的哀伤,出神地望着地面似乎在回忆与平阳昭公主在一起的美好日子。

    柴勇知道因战乱之故,柴绍虽与平阳昭公主聚少离多,但两人的感情极好,平阳昭公主新丧,柴绍怎会不伤心。可他没想到柴绍行军带着青儿和翠儿两名侍姬,原来是因想念平阳昭公主。他楞了片刻道:“末将鲁莽,请国公责罚。”

    柴绍回过神来,道:“本官知道你是出于一片忠心才说这些。这些年你跟着本官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马功劳,本官一直没放你外任,是因为本官离不开你,亲兵营交给别人本官不放心。这次战后,本官打算放你外任。”

    柴勇一楞,跪下道:“莫非是末将做错了事?”

    柴绍走过来扶起柴勇,温言抚慰道:“并非是你做错了什么。与你一起追随本官的,很多人都已做到了中郎将、郎将,而你一直停留在左司阶,加了游击将军的散官职衔,几年没有得到升迁。本官知道你不在乎这些,可本官也不能赏罚不明。此战之后,本官打算让你担任右骁卫郎将,你可要好好干。”

    从司阶到郎将的确是升官了,但柴勇听了脸上却没有丝毫喜悦,道:“国公,末将不愿离开您左右。”

    柴绍道:“本官现在还担任右骁卫大将军,你任右骁卫郎将还在本官麾下。你先下去好好休息,明日一定要给本官长脸。”

    柴勇叉手道:“末将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