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四一章闹哄哄的贞观元年(一)

    第一四一章闹哄哄的贞观元年(一)

    突厥撤退政局稳定,李世民在朝在野的威望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现在无论是百官还是百姓提到当今陛下无不佩服的竖起大拇指。(手打小说)借着这个大好时机李世民开始大刀阔斧的整顿朝纲施展抱负。

    首先确定贞观为年号,皇帝的年号差不多就代表了皇帝的愿望。贞观二字出自《易经》原文为“天地之道,贞观者也”,其意是指澄清天下,恢宏正道的职责。自西晋末年五胡乱华,中原大地惨遭蹂躏,汉人备受欺凌杀戮,直指隋朝建立,汉人才重新恢复了统治。然而隋朝国祚极短还未来得及拨乱反正便告覆灭,之后中原陷入混战,异族虽然无力重新统治中原但却一直不停袭扰,唐朝初年仍未能解决边患。现在李世民以贞观为年号乃是希望担起统一四海,恢复华夏正统的责任。对于中原百姓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祈愿,必然能激发中原百姓的豪情壮志,共建一个盛世大唐。

    其次,封赏功臣。武德年间李渊为了拉拢人心,封了不少爵位,亲王、郡王加在一块有近百个,至于封出去的公侯简直是车载斗量。这些人中有一部分是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受到封赏乃是实至名归无可厚非。不过还有不少人根本没什么功勋,不过仪仗血脉(皇帝的宗室)和姻亲(比如张国丈一家)便封郡王、公侯,这部分人占的比例不小,相应的国家在这方面的开支也不少。李世民这次封赏功臣刻意将宗室和姻亲减等甚至取消。为此有不少宗室、姻亲不忿。

    为了压制他们的怨气,李世民特意和李神通演了一出双簧。封赏诏令颁布,李神通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说他不仅是宗室,也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凭什么封郡王但食邑才五百户比裴寂、长孙无忌、房玄龄、柴绍、尉迟恭这些人少?

    李世民对他说你是我的叔叔,为大唐的确立下的不少功劳,封你郡王是应该的。但食邑乃是功劳的体现,朕虽然是一国之君,但也不能将封赏当成私人物品随意赐予。你自己算算功劳比裴寂、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恭如何?比李靖、李绩、秦琼、程咬金这些人如何?况且李靖、李绩、秦琼、程咬金这些人的食邑还没你多,他们都没说什么,你又有什么怨言?李神通听了面色羞愧,当场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别人见李神通都被李世民反驳的哑口无言自然也不敢再说。只是心里是否信服就不得而知了。

    第三件是收骸骨。自大业末年起中原战乱不已,百姓死伤无数,中原大地遍地骸骨。许多府兵出征之后就再也没有音讯家人异常牵挂。现在时局稳定李世民想让死者安息也让他们的家人能得到父兄的下落,也想趁机重新核定户籍,于是下令收暴尸野外的骸骨。目前大唐所依据的户籍还是以大业年间为准,多年征战户籍早已与实严重不符,给征税及征调劳役造成了极大困难。所以李世民想借收骸骨之际重新核定天下丁口。

    李潜得知收骸骨的消息立刻上表,建议将为大唐牺牲的将士之尸骸就进择一景色秀丽之地集中安葬,取其名曰烈士陵园,并树碑纪念他们的丰功伟绩。同时建议在皇陵旁择一地设立大唐国家陵园,将贞观元年以前死亡的五品以上且有功于社稷的文武百官集中安葬其中并树碑纪念,以激发将士和文武百官报效国家的忠贞之心。

    李世民看了李潜的上表龙颜大悦,立刻下旨按李潜的建议施行,同时还规定日后为大唐立下功勋的文武百官皆可安葬于国家陵园。其中的文武重臣将陪葬于帝陵之侧。国家陵园的总纪念碑由工部设计施工,碑上的题字由太上皇李渊亲笔书写,碑文内容由兵部尚书杜如晦撰写李世民亲笔书写。四品以上文武百官各设较小的石碑,碑文由礼部提供文稿,褚遂良、欧阳询分别书写。为表彰李潜李世民特赐彩缎两百匹,晋明威将军(武散官从四品下)。

    第四件是加强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