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十四章 和平协议

    当华人民主独立党全体达成共识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思路制定了一系列后续的政策法规当然有些东西是严格保密不得外传的。

    马来人和非马来人从来、现在及将来都是互相对立根本不存在什么各民族团结的问题如果想稳定想让马来亚华人不再受到历史上的不公待遇必须是马来人彻底臣服华人必须是占绝对统治地位的主体民族军、警、宪、特必须将马来人排除在外这些部门必须由华人绝对控制。

    为了更快地提高马来亚半岛华人所占的比重会议上还制定了独立后大量批准华人移民移居马来亚的方针、政策、口号以及限制马来人参选资格的秘密条件。

    吴铭终于松了一口气他希望的就是一个不妥协的强势的华人政权至于那些马来人如果你够乖那就在马来亚好好生活等着被华人同化或淹没吧!

    英国政府面临着马来亚的惨败和国内越来越汹涌的反战浪潮他们必须在战争升级或是近乎撤退之间作出抉择。他们召来了国防部长克利福德由他组成特别工作组对英国的选择作彻底的评估。克利福德11人委员会的考查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悲观的观点:“英国目前的战略不可能成功地消耗掉越战越强的敌方的兵力或瓦解其战争意志。继续升级给英国政府造成地困难将远甚于民族解放军。它将大大加强英国国内的已经愈演愈烈的反战运动和不满情绪激起国内的巨大危机和风险。甚至在马来亚的军队也已经失去了胜利的信心和战斗的勇气如果战争持续下去不排除会有大批士兵投降地事情生。”备忘录主张战略目地应由夺取军事胜利改为谈判解决让马来亚人民自由决定其政治体制。英国应该置身事外以免独立后的马来亚政府对英国存有敌意。”

    而主张战争升级的议员也很快起草了一份致相的备忘录作为正式建议送到克莱门特-理查德-艾德礼面前。这个备忘录的升级决心是惊人的:它要求立即增兵22ooo人。其余18oooo人留待对马来亚战争政策进一步讨论后决定。立即征召预备役262oooo人;趁着雨季结束加强对民族解放军地轰炸。不降低和谈条件。

    可是这个气势汹汹的备忘录显然忘了是不是可能。这种赌徒式的孤注一掷在国内已经没有市场。《泰晤士报》先透露了政府要大量增兵的消息标题是:《政府在孤注一掷的处境中要求增兵2o6ooo人!》惊动了全国激起了一片反对之声;另则消息则说:“驻马来亚英军司令鲍尔十分恐慌要求用2o6oo部队去解围!”

    当然英国战争意志趋于瓦解的原因并不是来源于新闻界的误导。而是由于民族解放军展现的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而且代价奇大的马来亚战争对于英国人来说仍然是一场看不到尽头或者说还看不到打赢地可能!

    与英国人的马拉松式谈判还在进行英国人内外交困虽然退意已定但为了给武装马来人军队争取时间还在拖延着但明眼人已经看到英国人斤斤计较的不过是鸡毛蒜皮地小事与马来亚独立大局已经无关紧要了。

    民族解放军也在整军经武。军队的数量和素质在不断提高在三个月谈判结束后正规军已经达到了四万人。后备兵力四万余人。为了避免英国人突然翻脸用飞机轰炸大部分部队的营地都设在丛林中而且开始沿着东海岸山脉和中央山脉的崎岖山路逐步向马来亚中、南部渗透集结从而绕过了大汉山这座堡垒到达了有利的位置。

    把人力物力用于农村绥靖;确保人口密集城镇地治安;加强马来人军队。逐渐转移战争负担。便成了英国人从马来亚拔腿地根本策略。

    之后英国人加快了撤退前的准备。将大量武器弹药赠送给马来人军队并将政府部门地职位移交给亲英的马来人政党管理最重要的是大量的马来人军队开始进入英军的各处阵地英军则退居二线监督指导。

    1948年3月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