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来年出游
麴义这等猛人,周瑜自然也是十分想挖袁绍的墙角挖过来的,但眼下,他却是没有招揽人家的资本。
无论他承不承认,现在天下群雄的割据势力中,袁绍才算是老大,连曹操都得仰些这位少年好友的鼻息。直到后来的官渡之战中,曹操打败了袁绍,才算是奠定了他中原霸主的基业。
虽然在周瑜后世所知的那点有限三国故事印象中,袁绍似乎是个很菜的角色,但他在后世道听途说所知的那一点,实在与此时的历史面貌大有出入。比如后世耳熟能详的“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这全都是没有的事儿。华雄是被孙策老爸孙坚给杀的,甚至刘、关、张这三位,在关东诸侯起兵讨董的时候,根本就没参与,压根就没到过场,到哪儿的战人家吕布?
现在,周瑜也是知道了,他自己后世所了解知晓的有限的那点儿三国信息,大部分都是源自于演义,都是很没谱儿的,不可轻信。那“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就跟后来的“诸葛亮三气周瑜”、“借东风”一样,全都是小说家瞎编虚构的,不是史实。他要想知道什么,不能靠后世得来的那点大都很没谱儿的三国知识,还是得靠自己去派人打探。
袁绍在三国的前期阶段一直都是老大,关东诸侯聚师一起讨伐董卓的时候他就是总盟主,后来占地盘、招兵马等等也是展顺利。现在在天下群雄中是地盘最大的,手下更是猛将如云、谋臣如雨,雄视天下,俨然霸主。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名望之隆,天下无出其右。此等名门士族,也非只有声望,其门生故吏遍及天下,人脉非常广。在三国的前期,袁绍、袁术这兄弟两个借着他袁家的这杆大族,一直是混的风生水起。袁术虽混得不如袁绍,但现在也依然是割据一方的大豪。
麴义现在袁绍手底下效命,而袁绍则是目前对比看来最具实力的诸侯,且是如日中天,孙策现在还远远不能与之相比。无论个人、家族的声望,还是官职、履历、经验、地盘、钱粮、人才等等,都不能。所以周瑜自问没有招揽麴义的资本,而麴义也没有去高就低的道理。现在,只能先把这位记下,等到袁绍走到末路时再行招揽,那时江东的资本也会更加雄厚,再行招揽也就更有把握了。
秋去冬来,日寒天冷,周瑜安然地做着他的居巢县长。但虽居小县,却则放眼天下,通过“秋毫”广撒耳目,他随时地关注着天下的局势与变化。
“秋毫”这些日来早已是步入了正轨,运转良好,各地人员也各有展,各施手段地拉取、展了不少下线,帮助他们收集、搜索与打探情报。不过这些至今都还没有一个成为正式成员,都是外围成员,对“秋毫”所知有限,甚至有的根本一无所知。“秋毫”的核心基础,仍是周瑜与鲁肃从两家私兵中选取派遣出去的那六十七人。
对于“秋毫”目前的成果,周瑜也还算满意,毕竟这些人都是半路出家,没什么专业基础,也就被他这从后世谍战影视剧中了解到些皮毛的培训了七日。能做到目前的成果,已是非常不易。
不过限于通讯条件,情报的及时性这一点上,是永远达不到后世的标准的。在这个“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的年代,能有专人快马传信,这已是最高标准了。皇帝传达命令,也不过是靠这手段。
另还有一种更快的通讯方式,就是训练信鸽,飞鸽传书。天上飞的自然比地上跑的快,鸽子也适于远距离飞翔。听说张骞、班出使西域时,便是利用信鸽来传递消息。但这种方式快是快,却有些不大保险,保不准被人半路捕猎,或是遇猛禽袭击,那这鸽子所带的信就遗失送不到了。
所以,主要的通讯方式仍是靠人来传达,要度就以马代步,再快就是不断地换马,始终保证充足的马力来供驱使。这就是古时的驿站系统,在驿道上每隔一段距离设一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