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卷 扬帆起航 第一百零一章 公道在人心

证,一定不辱使命。父子两个深谈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曹丕赶到宛城拜见天子。

    紧跟着,孙权的使者孙邵、刘备的使者费袆也到达宛城,在杨彪的主持下,弭兵大会算是正式开幕。但是事情并不顺利,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很客气,谁也不肯说自己是叛逆,异口同声的表示尊崇大汉,但是一涉及到具体的势力范围,他们就撕破了脸皮,大吵特吵。先是孙邵和曹丕为了九江、庐江两郡的归属吵,孙邵说,孙权是扬州牧,九江、庐江都是扬州的范围,所以要谈判,先让张辽撤出合肥,把九江、庐江两郡移交给孙权再说。费袆跟着趁火打劫,既然刘备是益州牧,那么汉中也是益州的范围,请曹操先把夏侯渊和曹植部撤出汉中,然后再谈。不过费祎和孙邵也没合作多久,一谈到荆州的归属,他们也起了内讧。费祎说,建安十四年,刘备表孙权行车骑将军,领徐州牧,那时孙权就同意刘备领荆州牧了,后来孙权趁刘备在关中与曹操大战,出兵抢夺荆州四郡,是不守规矩。孙邵则反唇相讥,刘备领荆州牧是自已说的好不好?你还说我家主公领徐州牧呢,要不要让曹公先把徐州让出来?

    三家转着圈的吵架,本来挺和谐的会议顿时成了唇枪舌剑的角斗场。

    强大如杨彪也有些控制不住局面了。他虽然德高望重,但是面对三大军阀,他说的道理再好听也没用,没人听他的。在几天的争吵之后,杨彪觉得头有点晕,眼睛有点花,他实实在在的感觉到自己老了,空有一腔抱负,但是自己没有那个体力了。

    孙绍闻讯,赶来探望,看着杨彪脸上那异常的潮红,他知道,老头这是被气得血压高了,太医令一搭脉,也说是杨彪心火太旺,要安心静养。杨彪苦笑一声,眼下这个情景,他能安心静养吗?

    孙绍挥挥手让太医令去开方子,他坐在杨彪的病榻边,笑笑说:“老大人,是不是有些出乎意料?”

    杨彪叹息不已。他开始的时候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可是现在他发现,他还是低估了这件事的难度,这些兵权在握的诸侯根本不把天子放在眼里,他们把这次宛城弭兵大会只是看成分赃大会,明里暗里的要瓜分天下,尊崇天子只是在嘴上说说而已。

    “道义不是没有用,只是作用太小,不足以让他们忌惮。”孙绍很从容的说道:“他们在这里吵什么,出于他们之口,进入杨公之耳,别人知道吗?不知道,所以他们根本不需要忌惮。”

    杨彪狐疑的看看孙绍,强撑着坐起身来:“将军有办法?”

    孙绍一笑:“办法是有,不知道管用不管用。”

    “你说。”杨彪着急的说道,不管有用没用,先说出来听听。

    “杨公,你看啊,他们既然能到宛城来,那就说明他们谁也不肯做逆贼,说明名份还是起作用的。之所以一谈到利益,他们就可以无视道义,是因为在利益面前,道义的声音太弱。要想道义起作用,首先就要把道义的力量增强。道义在哪里?”孙绍指指自己的心窝,又指指杨彪的心窝:“道义在人心。在杨公之心,在我之心,在天下人之心。”

    杨彪恍然大悟:“你是说,把这件事宣扬到各地去,让天下人来参与这件事,给他们施加压力?”

    孙绍点点头。

    杨彪一拍大腿,如梦初醒。不错,他只想着宛城之内,忘了散在各州郡的民间力量了。大汉除了这三家诸侯之外,还有什么力量最强大?世家。世家在哪里?在各州郡。与诸侯不同,他们不希望战争,大战一起,普通百姓固然生灵涂炭,但是世家所受的损失也十分惊人。他们是希望天下太平的。

    杨彪随即又皱起了眉头。“可是,如果把这消息发到各州郡甚至各县,需要的人手非常多,宛城哪来这么多抄写的书佐?”大汉有十四州----建安十八年,曹操曾以天子之诏改称九州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