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六十三章 夜泊

带来了好消息不料一见到杨国忠他劈头便质问道:“我来问你苏州柜坊案可是你派人做的?”

    杨国忠问话的语气使李琮心中极不舒服过了半天他才冷冷道:“是我做的怎样?不是我做的又怎样?你把话说清楚了。”

    “看来我没有猜错果然是你所为。”杨国忠的火‘腾!’就冒了起来他粗着喉咙斥道:“我看你真是个糊涂蛋现在是什么时候了难道你不想入主东宫吗?皇上刚刚向我问起此事他十分恼火若让李清查出是你

    你就完了再没有任何希望你明白吗?”

    杨国忠的话当即就让李琮慌了起来他急忙拉过杨国忠坐下这才对他低声道:“这件事其实是李相国的吩咐好几天前他命我对苏州柜坊下手我便听从了他的话派犬子李俅亲自去苏州行事但没有想到竟把皇上给惊动了。”

    杨国忠暗暗冷笑一声这就对了看来李林甫也想到了这一步先将李清调走不过李林甫不可能让他去动柜坊顶多让他造点事端火烧柜坊必定是庆王擅自所为他心中忽然起了个念头既然李林甫参与其中自己为何不利用这个机会留一个后手?

    而且庆王竟然把自己的儿子派到苏州去了看来此事绝不会那么简单杨国忠瞥了一眼庆王见他的目光明显惶惶不安心中明了便和蔼一笑道:“殿下告诉我实话你是不是还打算在苏州直接将李清干掉。”

    庆王无奈只得尴尬地笑了笑算是默认了此事但他又急忙解释道:“虽然是想干掉他不过不是由我们的人下手而是借助别人的力量就算皇上查出来也与我们无关。”

    “如果要做索性就干得狠一点不要再象上次扬州那样留下个尾巴。”

    杨国忠喝了口茶站起身来阴阴笑道:“此事就算我没听见我还是全力对付李亨让殿下早日入主东宫我告辞了。”.

    且说李清离开长安后按照计划从渭河上船走漕运奔赴苏州水路远比6路缓慢走了三日才到达陕州(今天三门峡)这天晚上船即将驶出天宝渠李清命船家在此停泊过夜。

    一溜大船缓缓靠岸这里是漕运集散地大小运粮船只举帆如云密密麻麻一眼不见边际岸上建有连绵数里的粮仓驻有重兵护卫。

    江静月白风推动水波轻轻拍打江面船随波澜上下起伏李清负着手缓缓走到船头凝望着黑色的江面自己离开京城已经三天了也不知东宫之事如何?李亨有没有什么把柄被李隆基抓住陇右出了事王忠嗣应该立即返回才对只但愿李亨记住韦坚案的教训不要又在什么太白楼密晤王忠嗣被李隆基抓个正着。

    还有章仇兼琼非要现在弹劾李林甫难道他不知道倒太子时李林甫、杨国忠之流都是穿一条裤子吗?自己的苦劝他却不听为何就不能等到李林甫和杨国忠矛盾开始尖锐时再行弹劾之事。

    各种不顺心之事让李清心中十分烦乱如果财政不好转国库不充盈或许李隆基多少还会关注民生、政事可现在.

    李隆基沉溺于歌舞享乐自己是不是也有一定的责任呢?‘生于忧患败于安乐’此话诚然不假啊!

    李清叹了口气他此时深感自己的力量渺小明知过几年会有安史之乱生但他却无能为力土地兼并致使大量农民北逃给安禄山带了丰沛的兵源而且此人极会察言观色每年送大量的钱帛交结权臣内宫主动质子在长安想着各种花样讨好李隆基又擅使手腕对契丹打打停停一直不动其根本使朝廷觉得非他不能压制契丹.

    他早已羽翼丰满却时时不忘向李隆基表达忠心李隆基派夫蒙灵察为安东副都护其用意就是想监视他他却反而为安禄山大唱赞歌若不是自己知道将来会生之事也决不会相信安禄山会造反或许历史上此时的安禄山也并无反意只是想保住自己的地盘而已。

    李清望着皎洁的月色他长长地呼出一口白气刺骨寒意使他的思路变得异常清晰李亨、李林甫、安禄山仿佛是一面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