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495 浑水摸鱼

有时候还能打听到一些常德城下的战况。

    临近湖边时,雷雄把船队带离了主航道,在一处偏僻的湖边靠了岸,日军在湖上布置了巡逻艇,因此对于湖岸的戒备并不严密。洞庭湖岸边芦苇丛生,突击营的机帆船藏在芦苇丛中,不靠近根本发现不了。

    苏晓峰派出几名侦察员先上岸侦察了一番,在确信周围没有日军的埋伏后,才指挥着所有的士兵弃舟登陆,只留下雷雄带着水手们呆在船上守候。按照事先拟定的计划,他们在救出常德城里的蔡荣基师残部之后,还要乘坐这些机帆船撤退。

    在湖上的时候,大家还没有特别觉得有什么战场的气氛,一登上陆地,感觉就完全不同了。常德城里的战斗还在进行,不时传来隐隐约约的枪炮声,空气中也弥漫着硝烟的气味。再往前走,就已经能够看到激战的痕迹了,地上布满了弹坑,泥土里随手一抓就能抓起一把弹壳和炮弹碎片,地上斑斑驳驳地留下一片片暗红色,分不清是日军还是**流下的鲜血。常德城外的阻击战打了一个多星期,双方伤亡都极大,地面都已经被血糊过一层了。

    一路急行军,众人来到了常德城外,苏晓峰让部队在一个被炸成了废墟的小村子里停下来,同时派出侦察兵四下侦察日军的情况。苏晓峰是一员猛将,但并不莽撞,在五万日军的心脏里活动,他必须加倍小心。在交代士兵们抓紧时间吃饭和休息之后,苏晓峰和施海光走到村外,举着望远镜观察着常德城的情况。

    “这仗打得真够惨烈的。”施海光对苏晓峰说道,从望远镜里可以看到,常德的城墙破损得十分严重,许多地方几乎已经被炸平了,战斗的激烈情况可见一斑。

    苏晓峰点点头:“也就是蔡师长的部队才能打成这个样子,鬼子三个师团合围他一个师,亏他能撑得了这么长的时间。”

    “他们现在情况怎么样?”施海光问道,他知道苏晓峰刚刚和甘雨亭通过电报,向甘雨亭通报了突击营已经登陆的消息。

    苏晓峰答道:“现在他们还剩下不到400人,阵地也就是方圆200多米了。幸好有几座建筑物比较坚固,鬼子用各种炮轰了许多次也没能全部轰塌,他们就凭着这几座建筑物据守,鬼子一时还奈何不得他们。”

    “那就好,我们还没来得太晚。”施海光道。

    “不过也不算太早。老甘说,他们的弹药已经所剩无几了,现在都一颗一颗子弹数着打的。”苏晓峰道,“现在每拖一分钟都有可能发生变故,所以我们必须尽快进城。”

    “晓峰,你还是坚持亲自带队进城吗?”施海光问道。

    “这还有什么可争的?”苏晓峰笑道,“其实,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危险的,咱俩谁也不比谁轻松。”

    施海光道:“好吧,反正你得多加小心,别忘了你可是支队长,别冒险。”

    侦察兵们陆续回来了,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他们已经绕着常德城转了半圈,还成功地抓回来几名离群的日军士兵。由于城外已经完全被日军控制住了,所以日军士兵警惕性很低,独自一人离开营地的情况并不罕见,突击营的侦察兵们对于抓俘虏是十分娴熟的,根本没让对方吱一声就直接给按住了。

    苏晓峰亲自对这几名俘虏进行审问,得到的情报与事先估计的一样:日军想不到中**队会以这样的方式来救援,现在除了城里正在攻打蔡荣基师残部的队伍之外,其余的日军队伍都在休整。城里城外的日军部队建制都被打乱了,来来去去的部队番号很乱,互相也都不了解,正是浑水摸鱼的好时候。

    审讯完毕,苏晓峰让人把几名俘虏押下去,一人给了一刀,然后刨了坑埋尸灭迹,在敌后活动,他们不可能带着俘虏跑来跑去。更何况,几年前罗毅就已经定下了规则,对于日军俘虏,能杀则杀,不必讲什么人道。这些日军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