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节 童年的酱鸭

不由得为卡伦那高尚的心灵而赞叹不已。他也告诉我们如何做人、处事、如何成为一个在道德、品质上都优秀的人;告诉我们只要有一颗充满爱的心,你才会感到快乐,感到无比的幸福。

    读了《爱的教育》,我似乎懂得更多:热爱学习、热爱祖国、同情弱小、乐于助人、体贴父母等都是“爱”。这些平凡的人物之间无不荡漾着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社会的同情心,对国家的民族的爱,无处不在,无所不包含着一个爱字。这个生生不息的神圣字眼,虽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惊心动魄,却总让人怦然心动,甚至泪流满面。它提醒我们学会要用一种温暖的眼光去看世界。读完之后,我认识到了人间处处有爱,爱是人间至美之情。

    在旧社会,有多少孩子因为家里穷而没钱上学,成了文盲。又有多少家长为了能让孩子上学,而不辞辛苦的挣钱,早出晚归,白天要做一大堆的工作,晚上即要照顾孩子,又要值夜班,他们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能让孩子有个好的环境读书,长大能干出一番事业来。可是有些孩子却不知道去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反而去糟蹋它。难道我们真就真的不明白父母的苦心吗?

    爱是相互的,父母给与我们爱,同样,我们也要给与父母爱。慢慢的,我们就会明白应该如何去爱自己的父母;明白“真情换真情,爱心换爱心”一句的内涵。父母们也会明白:爱的教育是无处不在的。

    有一首老歌“爱的呼唤”:“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就是人们要有真心、真爱。的确,社会上无时无刻不充满着爱,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甚至逢水相萍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为希望工程捐款、帮助“春蕾女童”重返校园……

    因为“爱”是没有限制的,所以“爱”不仅体现在保卫人的生命上,今年高考生有三位特殊的考生:盲考生。现在,他们已经被上海师范大学合格录取。这也是“爱”。是社会各界人士对残疾人的浓浓的爱,让他们也有了上大学的机会。还有慈善机构对下岗工人的支持与帮助……

    如果爱是奔腾的热血,是跳跃的心灵,那么,我认为这就是对于国家的崇高的爱。也许它听起来很“口号”,但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这种爱应牢牢植入我们的心田。当读到安利柯描绘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为国炸断了双腿,淋弹死守家园的动人场面时,我不禁想到我们祖国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华儿女的血。同样是为了自己国家的光明,为了自己国家的胜利,同样可以抛弃一切地厮拼,我被这至高无上的爱的境界折服。我不需为祖国抛头颅了,但祖国需要我们的还有很多。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

    在《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无论怎样,只要用我们的心,我们的爱,去关怀和注视周围的世界,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太值得爱了。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最明确的答案,无论是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爱,只要耐心、真诚地去寻找,那爱定会出现在你眼前,感人肺腑。所以不要为自己只有自己一个人而感到孤独,只要你想着:其实,爱就在身边,就在守护着自己……但我已经完成了对于爱的思考-爱是伟大的,爱是我们每个人心灵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