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三十三节 将计就计

一瞬立刻抱着帽子越过我想夺路而逃。

    武钟大喝一声出手擒拿对方根本就没有习过武的样子只一招便被摁得跪倒在地连连讨饶。

    “说是谁主使!”武钟诘问道。

    我阻止道:“嗯----武大人莫急先把他押起来堵了口舌。到审的时候再教他说话。”

    “遵命!”

    究竟谁指使武钟自己心里也清楚但我与帛阳的想法是要拖四皇子下水因此别的答案我一概不想听到。等城门守将与这个来催促的人一并被送到大理寺自然就能有顺耳的供词出现武钟这样逼问对我一点好处也没有。

    “秦大人接下来的安排是?”武钟再次询问于我。

    我看他一眼暗暗怀疑是否他同时有与第三方接头?否则这么心急是为何呢?

    再琢磨此人神色不像是有诈倒像心虚了。应该是害怕到头来被我们顺手一推也丢进大牢里去。

    他有些紧张地问:“秦大人还有什么需要末将效劳?”

    “继续等。”我说。

    武钟惊道:“难道对方还有驰援?”

    “未知不可不防。”我看了看天色离天亮还早要想城下这群人撤退则是至少得坚守到还差一个时辰天亮。到那时打算进城的人6续赶来门外等候。这群反军若不想暴露人前则必然得撤退了。

    在那之前城门绝不能开。

    “不知皇城内情况是怎样。”我低声道。

    内侍的战斗力其实不高能与残留地皇卫抗衡已是不易不知有没有“顺利”胁持到长青宫等人。

    我转身问武钟:“武大人近日捉拿京中乱臣的事你可知情?”

    “略知一二。”武钟回答“缉捕的都是监国太子交好之人不仅京官。也捉拿太学内的学子。”

    居然连太学生都被波及这也未免过分了明知东宫只是因为曹寰的关系偶尔去太学露个面而已又不曾多留聚会更遑论结党营私。

    “嗯……是谁的谕令呢?”我问。

    “听说是长青宫老太后勃然大怒特令严查监国一案!”

    太后大怒?再大怒也不会动摇自己地基石当别人是盲眼地么?

    “罪名为何?”

    “这就不得而知了!”

    看来长青宫已经被拿下了。抢不到监国的大印于是直接找最上级地人索要?

    竟然威胁秦太后。这个不能叫做给东宫罗织罪名已经直接演化成强定罪行了。接下来的展必然连秦太后也不能逃过一劫再接下来的强敌是闻风赶回的元启帝。

    不是夺嫡而是篡位了。

    果然预谋中的一点点差错就能造成处境大变。要是能安安静静地谋害了东宫或者顺利地陷害了东宫他也犯不着调起兵力企图强攻皇城了。

    嗯……奇怪为何要强攻皇城呢?

    明明东宫和太后都在他手上啊?就算皇后逃脱。也没有办法里通外应召集兵力解决反贼。

    谋反之人有什么理由再调兵来攻打?

    难道说胁持东宫的和胁持太后地不是同一批人!

    我被这个推测吓了一跳----

    那与武钟等人联系开城门地准备了外援兵力和京卫战力。打算以暴力取胜的……是胁持了两人中地谁呢?

    这一路地明显考虑得比较周到。并且是蓄谋已久的。单就调入武钟而言已是早先几个月就放入计划中了。

    而他们的目的是要攻进皇城阻挠者是内侍还是残余的皇卫?

    皇卫只剩下这么几个元启帝不在京中是上个月才决定的出游。之前又是谁建议与东宫一样贪玩的元启帝出京的呢?

    结果呢。围绕着东宫和秦太后这两个战略目标。几股势力互相制约。

    将东宫起火单独拿出去看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