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084 河南着火了

不活!老百姓之所以起义就是要找活路的,急剧扩大的起义军和比陕西、山西还穷困的河南一比照,自然不是久留之地。因此,起义军迅分成了两路,横行狼、一斗谷、扫地王、满天星等八营部众十余万西入武关,企图与留在陕西的起义军会合;高迎祥、李自成、马守应、张献忠、刘国能等部则进入河南西部山区,向湖广、四川展。

    伏牛山,山高林密、道路崎岖难行,时值隆冬,山区里经常有纷纷洒洒的小雪,更增加了行军的难度。

    张献忠把自己的战马让给了老营的妇孺代步,这个时候也是深一脚浅一脚的带着队伍在山间穿行。李定国一直走在张献忠的侧后方,他是一路走一路在想着问题。

    在他脑袋里装了太多的东西,这些知识、阅历要在当前的情况下变成符合实际的系统的建议还不太可能。没有战争天才和政治天才的存在,就算是李定国,也不过只有统帅8oo人打个伏击,协助别人攻破小县城的经验而已,真正要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需要积累现世知识和增强能力。不过这些,并不妨碍他在适当的时候就一些考虑成熟的“小问题”向张献忠建议。

    “老爹,定国有些话不知道当不当讲?”

    张献忠边走边侧过头来,眼光就越过了李定国和他部下的5oo人看到了骑在马上的秦燕柔,略微愣了下神后才示意李定国赶上自己并肩而行,要说话总不能一个伸着颈项一个扭着脖子说吧?

    “你小子就是礼数多,早说了,有话就说!”

    李定国心里略微有些慌乱,他知道老爹刚才看谁去了,因此迟疑了一下才道:“老爹,最近几天西营壮大了不少,可是人多军械少,青壮多能战之士少,各营队的军械一下子都分配不过来了。现在西营的战力不升反降,应该整顿一下营制和营律,拣选精壮入营,再设立一个新营编制其他青壮慢慢训练和装备。老兄弟和新兄弟混合在一起,平均分配军械兵器的法子只能降低西营的战力。”

    在山路上走着说一大通话是吃力的,李定国说了大概的意思就停了下来,一是为调匀呼吸,二是看张献忠的反应。

    “喏,说说怎么个编制法?”张献忠倒是很干脆,既然李定国提出来了,也有一定的道理,那就看这小子心里有没有成熟的想法了。应该是有的,他的脾性就是没想好的事情不会轻易开口的。

    李定国长吸了口气,道:“定国最近检点了一下,西营的兵器大约只够15ooo人之用。不如去弱留强只装备15ooo精锐,其他的编为后备,随时补充主力的损失。营制上,也应该仿效官军的营制,这样在作战时候也方便衡量敌我力量,调度人手。一万五千人可以编成五军,一军三千,由统制官掌领;一军分五营,每营6oo人,以统领管带,严格上下级统率关系,避免、避免……”

    张献忠挥了一下手,李定国趁势收了口。

    这是个比较敏感的问题,西营里有不少人是从官军中起义、哗变而来的,这些人拥有最强的战斗力,是西营的核心力量,连张献忠本人也曾经在定边游击陈洪范手下当兵。渑池生的事情,可是全军上下近五万人的眼睛都盯着的,实在不适合在这个节骨眼上去处理、去表态。而且,改变营制必然要裁汰、合并一些营,这就会造成农民出身的和士兵出身的战士、将领之间的矛盾。

    这些,是李定国没有深思到的,他只想到袁升高是官军出身,能够逐渐成为今后西营号召官军来投的旗帜,却没有想到自己改变营制的建议如果在此时实行的话,会把本来就敏感的问题搞得矛盾尖锐,更难处理,反而更加影响西营战斗力的形成。

    兵器是靠人使用,人的思想出了问题,再精良的兵器都没有用。

    张献忠知道李定国的建议大致是正确的,但是现在不能实行,甚至不能过多的去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