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274章 工业化的力量

赵无极更清楚,后世的华夏,其贪鄙之风达到了何等的程度,特别是无数的“裸官”,让赵无极一度十分失望,妻子儿女都移民国外了,竟然还允许其在位置上高谈这样主义那样理想,十足是华夏官场的最大讽刺。

    假如是赵无极主政,子女当然可以出国学习,毕竟,华夏的教育水平相对还是比较差的;但是,一旦学成不归国,官员就应自动下台。至少,子女是否在国内工作,应作为官员作用的硬xing规定。

    在后世,赵无极曾经听到一个牢骚满腹的教师说了一句:“我们老百姓,无国可去,只有被爱国了。”这话,充满着无奈。

    问题:“华夏为什么如此贫穷落后,真的是列强侵略造成的吗?”。

    这个问题,还真在赵无极的意料之外,从这个问题上,可以看出,京都大学名不虚传,确实是一个有思想的大学。

    因此,这个问题,赵无极竟然出乎意料的思考了大约半分钟,才罗列出了答案:“这个童鞋的问题问得好,很有深度。我向来以为,华夏的贫穷落后,与列强的侵略有关系,但这个关系需要梳理和定位;列强的侵略,沉重地的打击了满清封建统治,让华夏能够睁眼看世界,同时也促进了华夏工商业的发展,这是积极的一面。

    但是,我们不能由此忘记列强强加给我们的耻辱,更不能赞美这种侵略。列强的侵略行为,放在任何时代,都是非正义的,都是一种罪恶的强盗行径!它对华夏的伤害,它对华夏的掠夺,不但是华夏民族的灾难,更是我们的耻辱!

    华夏贫穷落后的真正原因,在于满清的闭关锁国守旧,对工业文明的排斥。众所周知,华夏在明末就有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而且明朝统治者对工商业的政策比对农业宽松多了,其税率才三十税一甚至是不纳锐。但是。满清因为是马背上的民族。其生产力与文化处于半奴隶制状态。对于近代工业特别是火器,本能地恐惧和排斥。

    大家可能不太知道的一个事实,明末,华夏的火器譬如火枪。与西方并没有差距,甚至还略有优势,但是,满清在取得全国统治权后。将制枪作坊全部捣毁,将所有的火枪全部收缴入库,同时继续推行明朝中后期的海禁。

    满清此举,客观上有利于维护少数民族对多数民族的统治,但最大的恶果也由此产生,那就是华夏生产力从1644年开始,就处于停滞状态。而颠国,也正是在这个年代,确立了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此后的近三百年历史。西方开始了蒸汽机时代、工业革命,火车机车、机器、电器、汽车等划时代的技术产品极大地提升了西方的生产水平。而华夏,依然在天朝大国的美梦里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

    赵无极无意煽动国内的民族仇/恨,但是,历史事实也不容抹杀。华夏的历史,两次被少数族民统治,带来了两次历史的大倒退,这不能不引起反思:为什么亿万华夏人,会敌不过只是相当于华夏人口百分之一的异族,进而要接受其统治?

    这些历史事实的本身,就说明华夏的文化出了问题。后世,有一种宣传口号,说华夏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赵无极觉得这个口号真是说出了一个大实话,因为,华夏确实太温顺,对异族太友好了,即便他在最强盛的汉唐,也仅仅是打了几场有限的“自卫还击战”而已。

    君子动口不动手!华夏文化在独尊儒术特别是朱明理学之后,仅有的血xing已经被温和的说教给稀释和湮没了。

    问题:“有人说,一个华夏人是条龙,一个倭国人是一条虫;而三个倭国人就是一条龙,三个华夏人就是一条虫。赵无极先生,你如何看待这个观点?”

    这个问题,其实赵无极已经在“一个和尚挑水吃”那一段进行了讲解,但是,赵无极决定再讲一些,因为,这涉及到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以及华夏的现代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