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310章 不必回避,亦可同行

是以原来的面积为准,可过去却是土墙围成的房子,现在是用砖头混泥土修建的房子,与城里人一样,还是二层楼房,而且,农民基本上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入住新房,这对于农民来说,无异于天上掉馅饼了。

    乡村两级,基本上要为农民补偿40%至50%的款项,而且这还是在地基不要钱,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管理、统一购买材料的基础上的造价,如果农民拿的那点补偿款,想自己建一套与农民新村一模一样的房子,不是加一倍的钱,而是要加两倍的钱。

    农民都是会算账的,这样一算下来,谁还计较呢。而且,赵无极也不是一个善人。赵无极在农民新村政策出台后,只给了农民三天时间考虑,三天时间必须把字签完,如果不签,要么拿到钱自己去修房,要么政府直接给你修建一个面积相同质量相同的房子。

    后世在建设中,出现了很多钉子户。在赵无极看来,钉子房本是不该存在的。因为,在任何意义上,建设方都是把钱给够了的。

    只是,这笔钱到了政府的账上后,政府返给农民或居民的款项实在太低,并不一定能保证民众原来的利益;此外,有些地方政府为了省事,便把拆迁事项直接包给某个施工单位,或者把拆迁事项直接委托给开发单位即建设单位执行,这一下子,开发单位和施工单位为了省钱,为了赶工期,各种手段就层出不穷了。

    可以说,在2000年以前,在城市里,被拆掉旧房的居民大多受到了损失,虽然面积不一定受损失,但居民原来的房子可是在城中心,现在政府却把他们赶到了城外,这二者,能比吗?因为这个补偿根本就没有算“地差”。

    直到赵无极穿越前,华夏才出台了一个最新规定。凡占据农民之土地。每亩补偿到农民手上的钱最低不得低于35万元一亩。但在这之前,农民一直享受着5万元一亩的补偿。

    在赵无极看来,只要把民众的利益考虑到位,民众还是听从指挥的。华夏的民众。从古至今都是顺民良民,道德品质如此高的民众,为什么有些人还要将其逼成“钉子户”呢?

    军事基地如此重要的事,米国人怎么也跟着来了?这一点。别人不觉得问题,可赵无极却觉得其中肯定有个说道。

    因此,在场镇口接到军区、省市一行领导以及米国客人后,赵无极把最近在平原与凤山来来去去的李立扬拉来问个明白。

    “米国人名义上与我们一路,实际上是不一路的。她们在与承建方签订施工协议,现场查看拍照之后,就会在省外事办的陪同下离开。此前,军区和省政府决定今天来凤山,但省外事办突然接到米国客人也要来凤山的外事函,外办立即向省政府反映。军区得到消息后,立即向军部作了汇报。军部指示:不必回避,亦可同行。”李立扬解释了一句。

    “呵呵,好一个不必回避,亦可同行!”赵无极一听这八个字,就知道是首长的大智慧。

    不必回避,中国人在自己国土上做事,为什么要偷偷摸摸呢,你米国人看到军人去了凤山,难道还能说三道四?这显示了华夏作为一个大国的气派。

    亦可同行,表明华夏在你米国人面前,并不会刻意隐藏什么,不会刻意针对什么,华夏人是愿意与米国和全世界交朋友的。

    而且,这八个字还有第三层意思,那就是不止你们米国认识到了赵无极的价值,邀请其到米国访问、演出神马的;华夏亦认识到了赵无极的价值,赵无极所力主的项目,华夏政府也好,军方也好,都在举全力推行!

    而这一层意思,隐藏得非常深刻,基本上,除了说出这八个字的人外,其他人并没有想到这一层。

    而把这三层意思综合起来,可以理解为华夏也在借此偶然同路事件,向米国传递着一种友好信息。想到这里的赵无极,立即问道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