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十七章 意义

    这次的副总训导官赵宣应命出来,拉过那个百姓到一边,语气柔和的低声解说,表示自己这伙人不是乱兵,是文明之师威武之师,让那百姓只管搭话,最后还在军需官那里临时拿了二两银子给那百姓。

    那人心神定下来,低声回答道:“知县大人全家都已经被杀了,几个逃了xing命的家仆回来把他尸首运出城去了,大伙担心乱兵又回来,不愿在城里久待,剩下的尸体都匆匆埋在院子里了。”

    陈新听完没有说话,他们从吴县一路过来,凡有市镇的地方都被抢掠后焚烧,冬天失去住所,对很多人意味着死亡,孔有德的乱兵形成了一股新的流民潮,他们的流向主要是德州府和济南。沿途的流言很多,有说陵县昌邑十室九空的,有说知县投降的,不一而足。

    所以陈新一到城外便赶来县衙,谁知知县真死了,李九成干得也挺绝,就凭他敢杀文官,便是没打算给自己留退路。

    陈新在院子里面走了一圈,知道也打听不到什么东西,打算回军营休整,朱国斌却急急忙忙的冲进来大喊道:“大人,有钦差到来宣旨,已经寻过来了,说话就到。”

    陈新愣了一下,这个钦差胆子还挺大,居然敢此时来前线,连忙吩咐左右摆好香案,还好这些东西县衙里面都有,也没有人会去抢,一群亲卫在各屋子七手八脚一通乱翻,很快摆好了香案。

    刚刚弄好,一名戴着乌纱的少年宦官就出现在门口,他一看众人站的位置,便径直过来对陈新问道:“这位便是陈将军了吧。”

    陈新打量这个宦官两眼,怕只有十五六岁,但人家毕竟是代表皇帝,客气的道:“正是下官,不知天使如何称呼?”他问完眼睛一扫宦官的随从,竟然发现张大会也在里面。

    那少年宦官爽朗一笑,“果真是雄壮,难怪将军连建奴都不怕。皇上老说陈将军懂得体谅圣心,懂得知恩,咱家的名字便和将军一般,叫作王承恩。”

    “王小公公如此年纪便懂这些道理,那是天生的忠骨,下官却是二十多才明白,要说起来,该是皇上身边的人跟着皇上呆久了,也沾了灵气了,否则哪能如此有见地。”陈新匆匆回忆了一下,应该是陪崇祯上吊的那个太监了,只是他没想到王承恩的年纪这么小(注:万历四十五年生)。

    王承恩见陈新会说话,笑眯眯道:“下官还是先宣旨吧,有时间和陈将军细说。”

    待王承恩站到香案前面南而立,陈新先行磕头拜五次,然后招呼所有人跪在地上磕头四次,抬头后跪着听旨。

    王承恩待他们磕头完毕,展开一幅丝织绫锦的圣旨,宽约半米,长有一米多,并用黄红蓝三色间隔,这类多色圣旨一般用于五品以上任命,更低级的才用单色圣旨,在三种底色上面还绣着朵朵白色祥云,中间是工整的正楷所写的正文,左右侧是篆书所写“奉天敕命”几个大字。

    王承恩捧着圣旨高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建部跳梁,十载有余,近更猖獗,妄图攻东江镇及我藩属之国,赖文登营参将陈新于云从岛一鼓击灭,斩首七百并擒固山额真一人,乃东事起以来未有之大胜,今查陈新向任劳苦,披肝沥胆,屡获大功,朕心甚慰。擢升陈新为登州镇副将,署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授上护军勋级,散阶升授金吾将军,查得陈新正妻赵香贤良淑德,授三品诰命夫人,荫一子为锦衣卫千户,仍管文登营事,并发内帑金一万犒军,钦此。”(注1)

    陈新一听还行,这身弥岛的好处终于下来了,但没有多少实质xing的东西,连人头赏都没提,发一万内帑只够塞牙缝。。

    陈新等人按着礼制大声道:“万岁万岁万万岁!”,带众人再磕头八次才站起来,王承恩笑着双手奉上圣旨,陈新小心翼翼的收好。对赵宣打个眼色,赵宣立马凑到军需官旁边,军需官立即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