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36章 气急败坏

可以利用大好时间来读书写作,或者听听电台的节目,打发时间是很容易的事,但是,浪费生命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事情。

    次日,德志来约贾忠金上山,没想到贾忠金那里有很多病人,他抽不开身,德志只好坐在那里陪病人聊天,准备改时间再上山。没想到,贾忠金说话算话,他说:“你先去组织村民,我这里一时半会儿离不开;等弄好后,打电话给我,我让邻居骑摩托车送我上去吧。”

    德志说:“好的,我去找宫支书,一起去。”

    贾忠金说:“呵呵呵,好吧,你去吧。我随后就来。”

    德志搞不清贾忠金为什么会笑,没准儿里面有些问题。先看看再说。

    德志找到宫支书,宫支书说:“我已经安排好了,我不去,请贾新意去,他对那个组比较熟悉,也是他负责的组。”

    德志突然想到刚才贾忠金为什么要笑了,原来,他对宫支书太了解了,知道宫支书喜欢表空态、说大话,一般来说,承诺别人的话,不会兑现,只有经过多次重复确认后,才有极少一部分能达到。

    这可能是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宫支书是党培养多年的干部,有一定的素质,有一定的文化,也有一定的诚信度,但是,极有可能不是真的。他熟悉官场,也善于拉关系,和上级的来往,很到位,逢年过节,总要想方设法弄些土特产向上级各级一一打发,这笔开支,当然用不着自己出一分一毫,全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借力使力,或者叫借东风,将关系搞活络。

    德志问:“那我怎么去,在谁家开会?”

    宫支书说:“我给贾新意打个电话,稍等一会儿。”

    宫支书拨通了贾新意的电话,他说:“你陪姚先生去一下六组,在上面开个卫生会,帮助组织一下。”

    宫支书点了点头,“哦哦”了几声,然后合上电话,对德志说:“他在前面路口等你,你们一起去吧。”

    德志辞别了宫支书,顺着村级公路朝前走。遇到中间农户,他们见到德志很开心,邀请他进屋喝茶,德志说:“没时间了,要到六组开会,等有空再来拜访。”

    在三岔路口,果然看到贾新意在那站着,胳膊下面夹着一个公文包,很新,可能是才买的,但看不出是真皮还是假皮。贾新意五短身材,看起来比较壮实,他看到德志,连忙快步走过来,向德志问好。德志也报以点头微笑,实际上心里对他很不满意,德志对那些不法分子,心里总是堵得慌,和他们在一起,总感到时间仿佛凝固,停滞不前了。

    看来,德志爱憎分明的特色一点没变,只不过,学会了忍耐。在撤离这个村之前,还是需要忍耐几个月的,对村干,他没有感情,对集中饮水户的村民,他有爱又恨。爱的是需要帮助,确实需要解决吃水的困难,挑水吃真的很难。恨的是,村民不听话,搞窝里斗,不肯献出爱心,不肯退让。难道也是跟村干学的?恐怕有些是自学成才的。

    村干是村民自己选的,哪怕收了贾新意的白酒,搞贿选,也是村民自己愿意投的票,这个真让人想不通。为了那5斤白酒,竟然愿意随便处置自己的神圣一票,没想到,选票就只值5斤白酒?只管眼前,不管将来的发展。只管自己这一节车厢,哪里顾得上火车头的优劣和快慢?

    到最后,村民遭殃,后悔自己选的村干,但世上就是没有卖后悔药的,这个苦果只有自己慢慢品尝了。

    村里的发展,靠村民,村里的民主,也要靠村民,村民选出的村干不为村民,只想为自己为家人捞好处,这样的村干,选他有什么用?村民的短视,已经造成了村饮水项目管委会的失败,看来,他们对自己的选举权根本没有认识,只是觉得好玩,甚至很多人都还不认识现在的村干是哪几个,就稀里糊涂地写了选票。

    人对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