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55章 大柏松村

的。

    过了一会儿,温主任回来说:“可以。那我们现在去走访吗?”

    很明显,温主任得到了授权,没有授权,他不可能去走访。

    尹懋说:“好吧,我们现在就去。”

    德志觉得尹懋很聪明,这时候和温主任出去走访,中午肯定不会挨饿,有饭吃就行。走访,其实是轻车熟路的,老一套,流于形式的,没什么新意。设计的问题,有些繁琐。在归州走访的时候,用的就是这问卷,没有什么改进的,这是老外设计的,当然有道理,加上中文的翻译水平,的确让人觉得有些奇怪。

    不走访不知道,一走访吓一跳。

    这里的住户大部分是移民来的,从山上搬下来的村民很少,山上的村民有房子有地有山有林,搬下来,啥都没有,还要扛着锄头上山,一天走个来回,不是干活累死的,是走路走死的。

    外地移民来的,大部分都给村里交了钱,认为不存在再出钱,做水利是村委会的事,是政府负责的,跟住户没关系。

    但是考虑到温主任在场,温主任也是这条街上居住的,开了茶厂,咋说还要给个面子,尹懋问:“你们愿不愿意出钱,自己出一部分钱来修建水池和铺设管道?”

    他们看看温主任,然后说:“愿意!”

    德志很清楚,这是演戏!现在说的好听,将来就不是那回事了,越到交钱的时候,越会推翻现在说的。

    不知道怎么回事,越是靠近汉人区,人越狡猾,在深山,在少数民族多的地方,相对好一点,那里的人淳朴,说话算话,要说受到儒家文化影响最深的汉人,反而丧失了起码的诚信。

    德志看得多了。自然不太相信他们说的一套鬼话,反正没有在白纸上签下黑字,根本没有证据可以查找。又不会现场录音,现场录音也没什么,当时说的,不算数,反正撒谎又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

    调查走访进行了几户,大家都觉得很累。看着街道两边新建的房子,墙上贴了瓷砖。街道也是真正的石头铺成。有路灯,有垃圾箱,城市里该有的,这里都有。有移动电话营业厅。有超市。还有摩托车店。有洗车的,有茶厂,这些设施。都是小乡镇上有的。

    对于投资做水利,投资小了不行,投资大了又投不起,不符合项目原则。德志走过不少地方,没想到到最后,竟然给一个小乡镇投资做水利,机构正在向邪路上走,完全背离了扶贫的原则和宗旨。

    德志管不了那么多,既然合同都签了,还说什么呢,推动不了项目,不是工作人员的问题,是村里县里的问题。

    德志觉得,做项目要从最需要的地方着手,人家都不需要,肯定会不积极,不积极,你再有钱,能够买很多东西,人家不伸手去接,也是没用的。

    走访完毕,大家到了餐馆,中午终于出现了村支书,就是来支书。他说:“这两天特别忙,今天才来陪你们。”

    尹懋说:“谢谢书记来陪我们。”

    “调查的情况怎么样了?”来支书问。

    “还行,大家都愿意接受这个项目,也愿意出钱来做水利工程。”余哥说。

    来支书看了余哥一眼,就把眼睛移到别处,没有回应他说的。

    余哥自讨没趣,就不再多说了。在这时,小老板跑上来,说:“请大家入座,菜已经炒好了。马上就端上来。”

    来支书请他们先坐,德志不肯,就是从长幼次序,也要让老人先坐才对。

    来支书不客气,就一屁股坐在主宾席上,他一落座,其余的人都好坐了。除了温主任,还有村会计凌涵韶,村妇女主任。

    平时见不到这些人,吃饭的时候都来了,真有意思。看来,吃饭的时候,就是安排工作的最好时机,就像家长在吃饭的时候教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