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十六章 当务之急

东那个时候虽然没有资格进去捞钱,但这技术方面的东西,也是门清。

    既然要做,就不要给自己留下任何隐患,能做到最好就不要怕麻烦。越是谨慎的人,活得越久远,这是恒古不变的真理。

    听到刘东一下要把公司扩大到四十家,陈志豪倒吸了一口凉气。他虽然对开离岸公司不陌生,但要这样专业的做事,明显的有些强人所难,他所擅长的领域是管理,而不是搞这些弯弯绕,这种事情,还是要交给专业的律师人才。这下,陈志豪也意识到,刘东所说的缺人才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了,之前还没多大的感触,没想到马上就能感受到刘东的窘迫了。

    想到这,陈志豪不得不说到:“老板,这种事情你要找专业的人来做,你要我注册几个公司那是没问题,我交给别人做就搞定了。但是要你说得这么复杂,不但要开四十个公司,还需要交叉持股,一般人也玩不转这个。要不问一下渣打银行那边,他们肯定是有这样的专业人士。”

    “不行,这件事情不能交给渣打银行来做。本来资金交给他们就很不方便了,再让他们知道我们要开那么多的离岸公司,傻子都知道我们有问题,到时候再要做什么事情,就不那么方便了。就是美国那个公司,以后也要交到离岸公司里面去。就只有香港这边的公司不能动。专业人士,我们找是要麻烦一些,但并不是找不到。多费一些时间,总归是能搞定的。多费一些时间,我们也好慢慢的把渣打银行里面的钱给弄出来,一小笔一小笔的弄,投入市场也不显得多明显。”刘东说到。

    看到刘东的意思很坚决,陈志豪也不再在这个事情上计较。于是他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老板,你叫我留意的那些日本公司,我已经做好了一份资料。不知道你什么时候有时间看看?”

    陈志豪所谓的资料,就是刘东看上的一些日本的工业公司,其中有的是研究室,也有的是精密工业,这些企业,对于整个日本工业体系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于极度缺乏高端技术的华夏来说,这些企业绝对是值得花费大力气来收购的。

    但现在的华夏,别说收购这些企业了,自己的工业都没钱继续搞下去,哪里还有余钱瞄向这些日本企业?更何况,就算华夏有钱了,日本政府也不会把这些企业卖给华夏,宁愿那些公司倒闭,都不宁愿国外的公司染指。

    在后世,刘东可没少看过日本企业的嘴脸,只要你没有的技术,他就会死命的压榨你。但只要你的技术突破了他的封锁,他马上就会给你来个大降价,然后抢占你的市场。最终,在他们庞大的资本压力下,突破的技术让国内公司根本就赚不到钱,而且很多公司因为研发技术而投入大笔资金收不回成本,最终倒闭被别的公司收购。

    而现在,却是难得的机会。首先,日元升值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刘东恰好适逢其会,只要运作得好,并不是不能把那些看上的公司给收入囊中。当然,这必须经过周密的安排,而且不能让日本政府发觉资金是华夏人的。要不然,那些公司就算倒闭了刘东也下不了口。

    这也是刘东为什么要在美国开公司,而且还在开曼群岛开了那么多离岸公司。为的就是在日本人面前隐瞒自己的身份。尤其是自己在华夏大陆的身份比较特殊,要是让日本人知道,很容易就会引起他们的警惕。一个美国人收购日本的企业,和一个华夏人收购日本的企业,在日本人眼中,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美国干爹要怎么弄他,他也只有受着。但要是华夏人,那乐子可就大了。百般刁难那是家常便饭,最终没有结果那是理所当然。这无关于你是否有钱,而是关于你到底属于哪国势力。

    刘东要想在日本有所作为,就不能走到明面上去。他现在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以后能够更好的得到预期回报而努力。所以,现在资金关系弄复杂一些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