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道士与寡妇

着伏的日子里,突然就传来消息,日本鬼子投降了,我们打赢了!

    邹大公子兴奋得热泪盈眶,掏钱,请全村父老乡亲大吃三天。然后就打点行李,第一步先去段山城里住,待世道完全平定后再去申洋。他们家的产业主要在申洋,虽然抗战前就已经转移了大部分去国外,但一些房产是搬不走的。

    但是,邹大公子还没出村就被一个女人拦住。这个女人是隔壁村子里的一个寡妇。村里人大多忘了这个女人的名字,因为婆家姓吕,大家都叫她吕寡妇。

    吕寡妇拦着邹大公子,说她已经怀了孕,是邹大公子的孩子。那时没什么计生技术,女人怀了孕就只有一条路,生下来。当然也有另外一条路,用一些土方法打下来,这是九死一生的方法,除了**又不敢说出男主的女人才使用这方法。

    吕寡妇敢于找男主,所以她不用打胎。邹大公子没当回事,地主老财搞一个乡下女人小事一桩。当场给了吕寡妇二十块大洋,又说了一句:“孩子生下来,送给段山去,再给你二十块大洋。”

    钱给得算是非常多了。这儿的强势人物搞穷人家的女人,如果致使其怀孕,一般给个一块两块大洋就了不起,很多根本就不给。

    但是吕寡妇不要钱,她跟着邹家人一道去段山城。理由是不管怎样我肚子里是邹家的骨血,我希望孩子一生下来就有祖有宗,况且她一个女人养不活孩子。

    吕寡妇一点不像乡下女人,尤其是不像山里的乡下女人。那时的女人尊崇三从四德,在男人面前连说话都不敢大声,大山里的女人就更是这样。

    这事要是乡下土地主,可能会一巴掌拍死这寡妇。可邹大公子自小在申洋长大,好歹也是大学毕业,脑袋里新思想比较浓。吕寡妇要跟,邹大公子也没拦着。邹家少奶奶知书达理,认为这事是自己的丈夫不对,十分地同情吕寡妇,也没拦着。

    来到断山的那间屋子,大家都忙着打扫卫生,安置家具被褥,连邹公子与少奶奶都亲自动手,唯有吕寡妇坐那儿不动。

    当时正是秋老虎时节,人人都忙得汗流浃背。吕寡妇摇着鹅毛扇,磕着瓜子,指挥着佣人先将她的房间打扫干净,俨然就是这家的女主人了。

    但是不久邹公子就发现一件事,吕寡妇的肚子挺起来了。邹公子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女人怀孕的现象还是知道一点,一般要五六个月肚子才挺起来吧?

    邹公子仔细回想,他与吕寡妇发生那啥关系没两个月啊。一个多月前,他去山上打猎,遇到正蹲在树林里解手的吕寡妇。然后,然后,一时没忍住便与她那啥了。就那么一次,谁知道竟然怀孕了。

    人家一个寡妇,这事还真说不清。叫人将她撵出门去当然也行,但邹公子做不出来这种事,于是就闷在心里。

    后来可怕的事发生了。先是儿子死了,找来医生,没检查出任何原因。再后来大女儿也死了,还是没检查出任何原因。没过一个星期,小女儿又死了,还是无缘无故。

    回老家安葬女儿时,村里人悄悄告诉邹公子,吕寡妇是隔壁村的巫婆。邹公子立马就感到害怕,巫婆这种人是专门与那种东西打交道的。孩子们的死与吕寡妇有关系吗?邹公子拿不定主意。这事无凭无据的,告还无法告。

    解放前,在封建宗法社会里,没法告也不怎么要紧,完全可以通过宗族祠堂来处理这些莫明其妙的事。在祠堂里,迷信传说是可以作为定案根据的。邹公子完全可以将这事拿到族长那儿,请族长开祠堂。

    可是问题又来了,族长是个老古板。族长认为吕寡妇不是邹家的人,祠堂里不能解决外族之人的事。如果吕寡妇将孩子生下来后,孩子是邹家人,可以将孩子妈拖到祠堂来。可是现在不行,这叫钉是钉铆是铆桥归桥路归路。还有一个办法,你纳吕寡妇为小妾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