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章 局面一定大有不同

个是倒夜壶的苦役,一个是卜卦的算命先生,都是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好汉子,可惜双双死在官军刀下(参见《屠城殇》卷);

    蔡九斤,他是朱四两一起光屁股长大的最好朋友,因为无意间发现了“青龙会”贩卖妇女的一处秘密巢穴,而惨遭毒手(参见《采花贼》卷)

    还有一个柳三更,打更的更夫,只因撞见了熊东怖勾结官府贪官酷吏为非作歹,死的不明不白,受到此时牵连,被迫远离家乡、亡命天涯的,还有朱四两另外一位好朋友,耍戏法的彩戏师(参见《西洋镜》卷)。

    一干热血热情热心热肠的兄弟姐妹,没有一个好下场的!

    世道不公!

    好人难做!

    于是,朱四两决定奋起!决定雄起!决定拼一把!

    于是,大家商议一定,兵”分两路:

    一路,朱四两腰插明晃晃的杀猪刀,一行民意代表十六人,已浩浩荡荡出发,百姓见他们出头,纷纷牵羊举酒,夹道欢呼相送;

    另一路,山羊胡子花白、带着老花眼镜,一身绸缎的董三爷引领二百八十九位缙绅、名流、学士、高僧,到督府衙门击鼓投书,告状鸣冤,结果自然不出预料的拒不接见,一众人等,便趁“辽东府”一年一度的“边境易市”之期,在市肆胡商之间散发传单,游行示威,大声疾呼,声讨恶霸!

    ----这万人口诛笔伐的“恶霸”,虽然没有指名道姓,就是“大风堂”里养的那只叫“旺财”的柴狗,都心知肚明暗指的是谁,于是被发动起来的人们,更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助威造势,民间抗议活动,如星火燎原,一浪高过一浪。

    沸沸扬扬的反对大潮,终于传到了熊东怖的耳朵里。

    熊二爷举着装满红色液体的酒杯,在魔神面具遮面、长身玉立、衣袂飘风的冷武侯陪同下,站到“冷枫堡”高高的城墙上俯瞰,面带笑容的欣赏着一众蚁民,熙熙攘攘,舍生忘死的在干一些不知所谓、不知死活的“蠢事”。

    在此之前,他早就听说府辖各县有不少热血爱过学生上京告他御状,被命“吉祥如意”跟“鸟弓兔狗暗杀了好几批,尸骨无存;他也闻到“黑水镇”等地有乱民滋事,他也派了“三纲五常”和“狼心狗肺”予以严厉镇压,鸡犬不留。

    对于处理这些小事,熊东怖经验老道,颇有心得,更一向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竹在胸,指挥若定。

    但是,都督大人蔡鋆见事情闹大了,越发不可收拾,便坐不住了,他打发刺史容铁树问计熊东怖于堡垒城墙之上。

    “容刺史远来辛苦,还请您转达蔡公,这些琐碎小事,不必督府出面,交给熊二处理足矣。上京的那一批刁民,我早已派杀手密探混了进去,会在路上把他们一概砍杀干净,事后推给‘红胡子’马贼干的好事就可,更留下密柬私信,让地方官差发现这些刁民上京勾结奸巨李纲、宗泽、龙傲骨等,意图谋反,顺便可以帮助蔡相大人,清理一下朝中跟他老人家过不去的宿敌,一举两得,岂不快哉!”熊东怖悠闲闲从容地道:

    “在督府校场绝食闹事的一批书呆子,更加好弄。他们不是在下面穷嚷嚷、瞎比比嘛,咱们派几个‘自己人’混进去,一觑到时机就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把事情闹大,最好能闹出人命,这样一来,你们‘谈何容易’四位青天大老爷,就可以堂堂之师,把这些伤人害命的暴民,全数逮起来下到大牢、给他们安个煽动民众造反的大罪,名正言顺,集体斩首,一网打尽,一劳永逸。”

    熊东怖最后总结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一群酸腐,再加上一帮乡巴佬,能成什么么大器!”

    工于心计的容铁树,听完熊东怖一番言论,折服得几乎五体投地,道:“高人果然有高论高招,卑职这就去回禀蔡大人,大人知后一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