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一十三章 救无可救



    纣王以及在场的各位大臣此时便知这正戏来了,只见纣王略微思考片刻之后,便硬是将这黑的说成白的:“姜桓楚图谋弑君,这鄂崇禹更是其同谋,事情败露,孤这才让他们伏诛。他们的子嗣怀疑其另有死因,起兵伐商,不遵国法,使得各地乱离,百姓受苦,实在可恨。”

    听到纣王如此说,在场的官员都是暗暗着急,不过此事事关篡位,而且如今姜文焕两人已反,所以便也没有人出来反对。”

    闻仲看着纣王,便也没有多问,只说了一句:“姜桓楚篡位,鄂崇禹纵恶,可有明证?”

    面对闻仲的问题,纣王则是选择没有回答。

    “臣征在外,苦战多年,陛下不修仁政,荒淫酒色,诛谏杀忠,可有此事,还有如今这大殿之上放这的东西是什么?”闻仲指着大殿之上的几根黄金色的柱子问道。

    纣王此时看着闻仲的态度,却也是渐渐的放松了下来,这闻仲显然实在避重就轻,没有正真追究的意思,于是便于闻仲有了一定默契,再次回答道:“谏臣恶口忤君,沽忠买直,故设此刑,名曰炮烙,此刑自古有之,也不算我大商特有。”

    “臣进都城,见高耸入云的高台是何时建造,用于何处。?”

    “等到夏天炎热之时,无处避暑,故造此行宫,也能够观高望远,不致耳目蔽塞,孤取名鹿台。”

    太师听完,扫视了一下大殿之上的众人,可谓群臣激愤,急于反对纣王之言,于是立刻总结道:“今诸侯齐叛,乃是因为陛下有负于诸侯,故有离叛之患。今陛下不施仁政,恩泽不降,忠谏不纳,近奸色而远贤良,恋歌饮而不分昼夜。今陛下不修德政。一意荒淫,数年以来,不知朝纲大变,国体全无。臣如今回朝,自有治国之策,陛下暂请回宫,待臣与你细谈。”

    便在大殿上的众位因为太师几句问责之言而振奋不已的时候,同样在场的黄飞虎的心却是越来越往下沉,乃至于手脚冰凉,几近于绝望。

    这闻仲的问题全部都在点上。但是却是完全忽略了最主要的一个问题,便是那妖后妲己,大商之所以变成这般,几乎分崩离析,在黄飞虎看来全是这苏妲己之过,是他让一个英明神武,胸有大志的一代雄主变成这般模样。

    而这闻仲竟然问都不都,他心中很是不解,恐怕这个事情并非一个狐妖祸乱宫廷那么简单吧。李靖避而不见。黄飞虎很清楚这李靖就在这大商王宫之内,可是就是不来见自己。太师闻仲避重就轻完全不提,直接忽视。黄飞虎不傻,他有一种不详的预感。恐怕这一次这大商天下说不得真的要落于他人之手了。

    突然之间,黄飞虎想到了亚相比干,想到了他最后的遗言,自己是否真的可以去投奔那姬昌。

    而闻仲堂堂一国太师。大商境内有何时能够瞒得过他,为何此刻他一件一件的问责纣王,便是为了在群臣面前营造一个假象。有他闻仲在,这大商便有救。

    但是他此时心中也已经很清楚,这天下即将要易主,大商一是就无可救。在他在北海平乱之时,他的授业恩师金灵圣母便已经找过他,将这封神大劫,以及金灵圣母自己的打算和盘托出,同时也交代了他闻仲这一大商太师的任务。

    虽然闻仲乃是大商三代元老,但是在他的心中恩师金灵圣母才是第一位的。而且他也是知道轻重,知道这封神乃是三教商议,三皇支持,女娲参与乃是世间万灵对于这天地元气的一场自救,避无可避,大商必亡。有了这样的一个前提,他自然是一切都听从自己师傅的。

    在群臣退出王宫之后,闻仲这才心情沉重的来到纣王寝宫之中,看到了坐在那里,独自饮酒,似是在等待他的商纣王。

    闻仲心中一悲,对此纣王的心情他是完全能够体会的,这其中有多少痛苦酸楚,纣王独自承受了多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