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百八十六章 求情

然如今他这般做,好似让张太后下不来台一般,可张太后还是一阵犹豫,旋即叹息一声,把信纸递给罗祥,示意他交给朱祐杬,然后说道,“兴王,虽然你是先帝亲弟,当今天子的亲叔叔,可若是违背你的誓言,哀家肯定不能轻饶,你自己可要想清楚!”

    眼见得张太后最终让步,朱祐杬也是高兴不已,拜了又拜,又是重复了一遍誓言,才伸出双手,恭敬的接过那信纸。

    拿到信纸之后,朱祐杬摊开匆匆看了一遍,虽然心里震惊,可也是脸上镇定无比,又恭恭敬敬的把信纸交还给罗祥,才开口说道:“太后娘娘,你要给李大人与杨大人定罪,当就是这上面的事情吧?”

    虽然朱祐杬说的没头没尾,可是在场的众臣都是听得出来,不禁都是看向了张太后。而张太后也是明白朱祐杬想说什么,不想与他过多纠缠,只是摆了摆手,说道:“刘公身负督查三厂一卫的职责,而三厂一卫又负责检查百官以及天下黎明百姓,为陛下的耳目!历来三厂一卫,都是有风闻奏事的权利,更何况,你自己问问李东阳与杨一清,可有此事?”

    朱祐杬闻言一愣,他也是没料到张太后已经知道自己要说什么,抢先说了出来,打断自己的请求,当下他也是一阵苦笑,然后看向了李东阳。

    而李东阳已经明白,今日刘瑾却是抓着自己会见过子龙的小辫子,要用这个告倒自己。平心而论,子龙的身份却是极为敏感,李东阳如果见了他,以张太后的脾性,必然不肯放过。

    毕竟在子龙真正的身世上,当年的弘治皇帝已经有了定论,以张太后不伤害郑金莲为条件,掩盖了当年的一切事情。

    只是张太后虽然违了约,但是所有人都不知道他们夫妻之间的约定。他们都只是以为,就连弘治皇帝,都已经默许,其他人自然是无从置喙。

    于是李东阳见到朱祐杬看来,却是感激的看了他一眼,然后淡淡一笑,摇了摇头,示意自己抵赖不了。

    张太后见李东阳已经承认,既是愤怒,又是高兴,当即说道:“你看,兴王弟,李大学士可已经承认了这信纸之上的罪过,你还有何话可说么?”

    “臣弟……”朱祐杬也是一阵苦笑,他也见过子龙,还被子龙救过,对子龙的观感,其实真的比对正德还要好上很多,暗自里也想过,大明的天子如果是子龙而不是正德,却该多好。

    可这件事,他也是不能说出来,没有人比他更明白,张太后对子龙存在的忌讳,也清楚的知道,如果张太后知道自己与子龙有所瓜葛,只怕也会要翻脸。

    当下他也是对李东阳与杨一清爱莫能助的一笑,就准备退了下去。

    眼见得就连张太后极为宠信的兴王都败下阵来,坍圮之上的刘瑾等人都是越发笑的灿烂,坍圮之下的群臣,却都是脸色严峻。

    张太后也是对朱祐杬颇知进退比较满意,当即不再去理会朱祐杬,而是看向正德,说道:“陛下,这上面的有些东西,纯属子虚乌有,可李东阳、杨一清却还敢于凭借这点子虚乌有的事,意图谋逆,真是罪在不赦,还请陛下降旨,罢免他们,把他们交给三法司会审!”

    从一介首辅、总督,到丢官去职,移交三法司会审,这罪过实是极大。奉天殿的这些重臣听得, 都是不禁心头一跳。

    可他们也不知道,那信纸之上,到底写了些什么,可否也有自己的把柄,也许太后正等着自己如杨一清那般跳出去,然后好一网打尽。

    因此即便是杨廷和,这会儿也只是打落门牙和血吞,咬牙切齿的看着刘瑾,却是不能做什么有效的反击。

    刘瑾也是高兴不已,李东阳自弘治年间,就一直位于内阁之中。等到自己掌权,连续扳倒了刘健、谢迁之后,他还如政坛不倒翁一般,一直稳居首辅之位,使得自己如鲠在喉,难受得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