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十七节 朝会

 私下里与太子暗中联络的官员数量不少。那些从落屏山上搬进宫里的文件,顺明帝一一看过。除了几封廖云光与太子之间的往来书信,其余的,都是不同官员投递给太子的效忠书。

    对于太子的动向,顺明帝其实很清楚。

    那毕竟是自己的亲身儿子。

    还好,太子虽然对皇位虎视眈眈,却也没有忘记最根本的东西。他虽然私下里豢养军队,却从未想过要谋反,将自己这个父亲从龙椅上撵下去,取而代之。

    文件书信都显示,有不少人劝太子这样做,太子都一一拒绝。

    愤怒之余,顺明帝多少也有些宽慰。

    他能够理解儿子的做法。

    顺明帝自己也做过太子,也经历过复杂混乱的权力争夺战。“太子”两个字看上去无比风光,其中的艰险危难,也只有自己最清楚。那个时候,不仅要拿出大量钱财贿赂父皇身边近侍,还要花费心思与宫中各位妃嫔搞好关系。除此而外,下面的弟弟妹妹,分封各地的王爷亲族,都对王位虎视眈眈。既要防备这些人,还要注意自己在父皇心目中的形象……总之,太子必须在各方面都很优秀,却又不能所有人交口称赞。这种事情,真的很痛苦,也极难拿捏。就像在学校里考试,你明明有考一百分的本事,却要顾忌其他人,只能考个八十五分。如此一来,才不会背上“第一名”的光辉帽子,成为所有优等生的眼中钉,肉中刺。

    项钟之所以能够成为顺明帝,当年手上也没少沾染别人的血。甚至,一度也曾经动过软禁父皇,强迫他让位给自己的念头。

    这样的事情,最终没有发生。

    现在看来,儿子,也就是现在的太子。的确要比自己当年做得更好。至少,在他的眼里,自己仍然是威严不可侵犯,必须绝对尊重的父亲。

    想法仅仅只是想法,落屏山一事,多少给顺明帝提了个醒。

    必须加强自己对军队的掌控能力。尤其是京师各营。控制大权必须牢牢抓在手中,任何人不得分薄。

    所谓亲信,就是给予恩宠,给予权力,让他对自己俯首帖耳。只有这样,遭遇危难的时候,亲信才会奋不顾身过来相救。

    历来,顺明帝培养的亲信数量不算少。内侍总管东方空就是其中最显著代表。

    五年前自请削爵的时候,顺明帝就开始关注杨天鸿。否则。在处理玄火营这个烂摊子的问题上,杨天鸿不可能得到如此之多的自由。要知道,即便是以私人钱财武装军队,同样也是居心叵测的大罪。

    辞爵和修炼两件事情,让顺明帝对杨天鸿真正放下了戒心。

    修士的理想,就是飞升上界。

    何况,杨天鸿自己也说过,自请辞爵。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重新挣得一个不输于前人祖宗的“毅勇候”。

    这样的人若是不能相信。天下间,朕还能相信谁?

    ……

    跟着黄门内侍走进朝廷大殿的时候,杨天鸿看到了从各个方向投射过来的无数道目光。

    冷漠、羡慕、嫉妒、愤恨、讥讽……

    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你也不可能抡起刀斧劈开每个人的脑袋,把所有对自己的敌意统统清除,把每个人都变成自己的同盟军。

    顺明帝是一个颇为有趣的家伙。虽然已经表明了自己在落屏山战事上的态度。可是到了杨天鸿这里,他仍然还是命内侍总管东方空,把此前李绍明与周浦、裴良佐二人的争吵重演了一遍。然后,似笑非笑地看着杨天鸿,问:“现在。朕和文武百官都在这里,都想听听你的说法。”

    这是好事,只要巧舌如簧,升官发财当然不成问题。

    这也是坏事,百官当中太子的势力及其庞大,无论自己说什么,肯定有人提出反对。到时候,一个应对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