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二章 国之利器——海防之矛与盾

刚刚好是国防科工委的副主任,那么于公于私来讲,以陈父的手搅动当前的一潭死水,这都是多赢的局面。

    从图纸上来讲,赵一理也只能从当初崔判官留给自己的《造物起源》中找到当前自己可以理解的三种武器画出来,这三种武器的关键技术原理和构造图,画在了纸面上,只要是有相关专家能够读懂,那么以他们的理论和技术积累,将能够很快的把他们转变为现实。

    第一张图上,画的是空化武器----暴风雪鱼雷的构造图:

    暴风雪鱼雷,是世界上的第一款依据空泡理论依据打造的空化武器。“暴风雪”超高速鱼雷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种超空化武器。最早由前苏联乌克兰液体力学研究所研制,有趣的是,80年代的各国的主要服役的水下攻击利器----鱼雷,速度基本上是在30-50节左右,也就是说25米/秒,而依据超空泡技术研发的暴风雪鱼雷,居然可以由普通的鱼雷发射管发射,更恐怖的是它的速度,这种鱼雷的水中航速为100米/秒(约200节),有效射程为6-12千米。具有极大的破坏力。1995年和1999年的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览会上,俄罗斯相继展出了“暴风雪”鱼雷的示意图和照片,航速高达200节。这是一种超出常识的超高速鱼雷。

    如今我国海防羸弱,如果可以提前让我国海军掌握这一当前世界最快的新式鱼雷,那么会不会极大的震慑宵小,让我国海防更加坚固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赵一理的在图上标注的,就是国之利器----海防之矛:暴风雪鱼雷。

    如果要是给自己打响名声来用,赵一理或许会脸红上一阵子,但是为了“靖海疆,固国防”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赵一理此时极端厚脸皮的把还要晚十年面世的大杀器提前搞了出来。

    而第二张图纸上,则是电磁护甲的核心构造图纸以及在后世中极为先进的电磁脉冲武器的原型图,赵一理则称之为海防之盾:电磁装甲。电磁装甲的理论也不复杂,是一种利用电磁学原理而运行的防护装置,根据工作方式不同,可分为被动式电磁装甲与主动式电磁装甲两种。随着装甲与反装甲的不断更新发展,电磁装甲应运而生,可以将对方的弹丸攻击改变方向,比如水平攻来的武器,通过电磁防护,将其改变为垂直角度,最大程度的降低护甲所承受的动能冲击,本来这种设计主要是为了减少护甲的重量,让坦克这种主力的陆军进攻武器可以大幅的提高机动性,但是赵一理认为,如果变通一下应用在水下潜艇这种并不是很需要超强机动性的载体来讲,或许可以获得不同的奇效。

    电磁脉冲武器----emp,又叫射频武器,它是利用高能量的电磁波辐射去攻击和毁伤目标的。电磁脉冲武器号称“第二原子弹”,世界军事强国电磁脉冲武器开始走向实用化,对电子信息系统及指挥控制系统及网络等构成极大威胁,最开始是由美俄两国在研制氢-弹这类原子弹的实验过程中产生的设计灵感,在核爆的过程中,美俄双方都惊奇的发现:

    1961年10月31日,苏联在新地岛上空35千米处进行空爆核试验。

    1963年7月9日,美国在太平洋的约翰斯顿岛上空40千米处进行空爆核试验后。

    都在周边的几千米范围之内,摧毁了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包括雷达,后来经过几年的研究,才发现这是氢-弹爆炸所产生的电磁脉冲造成的恶果。原子弹爆炸会产生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和放射性污染四种效应,而原-子爆炸又增加了另一种效应,即电磁脉冲。

    正是因为美俄的专家们都看到了这种新式武器的超强破坏力和重要的用途,因此就积极展开电磁脉冲武器的研究,就是在去年,也就是1985年,美国在制定“战略防御倡议”计划时,把高功率微波武器列为其空间武器的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