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十三章 血书

    金乡军军工体系内,作为“外援”出现的克里斯等人功不可没。他们针对晏世轮提出的不锈钢包甲需求,在短短的两年内就完成了事物试制。料罗湾遭遇战之前的三个月,终于将巨型模具定型并批量制作。不锈钢不仅硬度较此时代的普通钢铁(中、低碳钢)高,而且应用在海船上,不容易被腐蚀。唯一的缺点就是,产量太低。由于双室炒钢法需要的高炉温度已经很高了,但是这种温度仍然满足不了一千两百多度的不锈钢加工需求,所以当时的宁凤晨等人,就采用了木炭加煤粉再加畜力鼓风机的方式,终于使得高炉温度升到了一千五以上。目前金乡军仅仅是得到了前世最差程度的不锈钢,因为里面的铬、镍等元素含量仍然十分的少,所以这种达不到标准比为1:18:9的铬、镍、钛比例的“不锈钢”,用通俗的语言来讲,只比普通的45#钢强度、硬度高三倍。但在这个时候,已经是遥遥领先于欧洲了。因为45#钢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在欧洲出现。

    虎鲸式海战集群战法,是通过金乡参谋部反复计算、核准过的。通过“平倭”战舰前端坚硬的冲头,配上身上滑溜、坚固的包甲,足以刺穿任何此时代国家海军稀疏的阵形。再加上金乡军独特的“捕鲸”训练法,使得这种战法形成了技术壁垒。任凭英国、荷兰、西班牙等国模仿,但是直到一百五十年后,“不锈钢”秘方公诸于世时,这些国家才渐渐的摸到了头绪。然而那个时候,各大洋里面,已经没有那么多数量的鲸鱼、鲨鱼。供他们进行训练的了。

    澎湖东南岛礁西侧,十五海里的“英雄”号“灭虏”级战舰上。

    “英雄”号战舰,命名是因为第一人船长“徐英雄”的名字而来,但是原来徐英雄可不是这几个字,他富有创意的爹,取得原名是“徐鹰熊”。让得知这名船只指挥官姓名的晏世轮是哭笑不得,于是改名为“英雄”,否则偌大一艘准战列舰,竟然要在舰首上喷涂这么个啼笑皆非的名号,岂不是太丢我金乡军的脸了?

    此时的“英雄”号主桅杆上,悬挂着代表旗舰标志的金色浪涛战船旗,和金乡军海军战旗----蓝色浪涛战船旗。这两面旗帜的唯一区别,就是背景的颜色。由于这种富有美感的简笔画型的浪涛、战船都十分的舒展飘逸,迎风飘扬下。仅限昂扬的战意和激动人心的跳跃,仿佛旗子里的战船,就要踏浪而出、碾碎一切敌人一样,鼓舞着一代代金乡军军人。这次晏世轮和以往一样,直接把船长室里的资料、海图、直面作业工具、海战沙盘一一搬了出来,在甲板的空地上建起了临时作战指挥部。而随军的参谋长此时由曲洋替代了远在欧洲的费绍航。曲洋(书友业余道友提供)是金乡军事学院海军第一期毕业生,虞楠清的学长,由于具有出色的纸面作业能力和精准的判断力以及超强的第六感。使得他在宁凤晨按照前世经验和资料整理的参谋专业资格考试中脱颖而出,远远超过第二名。并且在后续的实战模拟、上船实操等科目。更是遥遥领先,于是,让所有金乡参谋系统内的人最最羡慕的“海军第一参谋”一职,就落在了曲洋身上。

    前文讲过,金乡军绝对不是靠着个人出色的力量和能力,去左右一切的。他们依靠的是优秀的体制。一个不断完善、不断培养新人的优秀体制。既不依靠突出个体的力量,也有能培养出先进个人的机制,这就是穿越者经营的特色。曲洋在走马上任后,屡立奇功,让晏世轮不得不将其雪藏了大半年时间。发配到台南做“海上哨兵”去了。不是别的,晏世轮最担心的是军中出现一种效仿之风,如果人人都贪恋成为英雄,那么还会有塌实肯干的中坚力量吗?对年轻人锤打一下也好。所以这个年仅二十二岁的小伙,孤零零做了七个月“海上哨兵”后,身上已经不见了往常那种盛气凌人的感觉,剩下的,只有依旧昂扬的斗志,和低调内敛的神情。此刻,他手里拿着虞楠清、淡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