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19章 永别

阳光明媚,花草鲜艳。习习吹来的微风,拂动着动奶奶耳际历经许多沧桑和苦难的银丝。

    栗翰梅轻轻捶在着奶奶的脊背,不见奶奶有丝毫的反应。那双粗糙并布满条条裂痕的手,现在已经不再温暖。

    栗翰梅转了身,跪在奶奶的膝下,一边用右手按住奶奶的脉搏,一边把头埋在奶奶的胸口。

    可是,她再也听不到奶奶的脉搏和心脏的跳动了。

    奶奶不是睡着了,而是永远地睡着了。

    “奶奶……”栗翰梅撕心裂肺的一声呐喊,凄厉地哭了起来:“姐姐,你快点叫二叔二婶回来,快点、快点快点!”

    栗翰青马上意识到发生了什么,立即和爸爸妈妈挂了电话。

    保姆听到外面喊叫,匆匆忙忙从厨房里走了出来。一看到小姐妹两忙成一团、痛哭流涕的样子,吓得满脸苍白,乱成一团。

    她站在老人旁边,手足无措,紧张得额头直冒汗,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栗翰梅不停地抚摸着奶奶那双曾经给她带来无数爱怜、无数温暖的手,把头深深地埋在奶奶的怀里,早已哭了一个泪人儿。

    “你没有照顾好我的好奶奶,就怪你,就怪你!”栗翰梅见到保姆站在旁边,愤怒地直起身来,擦着眼泪、甩着鼻涕,握起小拳头,像个小疯子似的,不停地捶打着保姆的大腿。

    保姆呆呆地站在那里,任凭她的捶打,一言不发,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接着就呜呜地哭了来。

    栗板探、阙妮和家庭医生几乎同时赶到家里,看到眼前的情景,也惊呆了!

    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了!

    “妈妈!”

    栗板探大喊一声,泪如雨下,几个趔趄,跪到母亲的膝下。

    老奶奶最近的精神都很好,没有任何征兆,怎么突然间就不会说话了呢?栗板探大声呼喊着“妈妈”,抚摸着她那历经沧桑、干枯粗糙的双手,真希望她能够从沉睡中醒来。

    母亲劳碌了一辈子,和父亲栗况掌一起,栉风沐雨,历经千辛万苦,才把他们三个儿子抚养成人。

    在那个特别困难的年代,栗况掌夫妇生育了三个儿子,包括他们的父母亲,一个大家庭共七个人。

    在那难忘的孩提时代,栗板探清楚地记得,奶奶年事已高,在家里烧火做饭、打扫卫生,爷爷在在一个偏远的深山老林里打工,做一些手工造纸的粗话。

    栗板探父亲栗况掌作为一个民办小学教师,天天在三尺讲台上向孩子们抛洒知识的雨露,每个月才领几十块钱的工资,勉强供家里七口人糊口。

    年轻而好强的母亲则用她那柔弱的肩膀,上山砍柴,下地种粮,精心地在菜地里种植地瓜、芋头和生姜,起早贪黑地饲养着一栏家猪和几群鸡鸭、兔子,用自己勤劳的汗水,含辛茹苦地操持着这贫困但十分幸福的大家庭。

    当时,栗况掌家中的经济十分拮据。虽然经常捉襟见肘,食不果腹,勤劳的父母亲还是痛下决心,节衣缩食,东挪西借,杀猪卖菜,一元五角地凑足三个儿子学费,让三个儿子年年上得起学,年年穿得起新衣裳。

    直到栗况掌调到地质队工作,从临时工转为正式工以后,这个大家庭的经济状况才逐渐有所好转。

    栗况掌去世后,母亲就来到了北京,在栗板探的身边安度晚年。老人和儿孙们其乐融融相处,尽享天伦之乐,整个大家庭喜气洋洋,幸福和睦。

    可是万万想不到,母亲就这样匆匆作别。

    是啊,羊羔跪乳,舐犊情深!母亲的恩德深似海,妈妈的情义万年长!

    回想往事,历历在目,栩栩如生,近在眼前。栗板探越是回想,越是伤心,哭得越是悲催。

    医生对老人作了一下简单的检查,然后说道:“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